方什么什么什么成语共查询到48个方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方寸地 [ fāng cùn dì ]
释义: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方外人 [ fāng wài rén ]
释义: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方便门 [ fāng biàn mén ]
释义:方便:便利。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漳州罗汉桂琛和尚》:“所以诸佛慈悲,见汝不奈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方领矩步 [ fāng lǐng jǔ bù ]
释义: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方兴未艾 [ fāng xīng wèi ài ]
释义: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方枘圆凿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释义: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方头不劣 [ fāng tóu bù liè ]
释义: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方外之人 [ fāng wài zhī rén ]
释义: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出处:《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方便之门 [ fāng biàn zhī mén ]
释义: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出处: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方寸不乱 [ fāng cùn bù luàn ]
释义: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方寸万重 [ fāng cùn wàn chóng ]
释义: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出处:皇甫牧《步非烟》:“方寸万重,悉候晤语。”
方凿圆枘 [ fāng záo yuán ruì ]
释义: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方寸已乱 [ fāng cùn yǐ luàn ]
释义:心已经乱了。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方正不阿 [ f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方寸之地 [ fāng cùn zhī dì ]
释义:指心。
出处:《列子·仲尼篇》:“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方趾圆颅 [ fāng zhǐ yuán lú ]
释义:方脚圆头。指人类。
出处:《南史·陈高祖纪》:“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方底圆盖 [ fāng dǐ yuán gài ]
释义: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方骖并路 [ fāng cān bìng lù ]
释义:犹并驾齐驱。
出处:《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方来未艾 [ fāng lái wèi ài ]
释义: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出处: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
方领圆冠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
释义: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出处: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方面大耳 [ fāng miàn dà ěr ]
释义: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方枘圜凿 [ fāng ruì huán záo ]
释义: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方兴未已 [ fāng xīng wèi yǐ ]
释义: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出处: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世变茫茫,方兴未已。”
方桃譬李 [ fāng táo pì lǐ ]
释义: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
方言矩行 [ fāng yán jǔ xíng ]
释义: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珑,字云客,长洲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方以类聚 [ fāng yǐ lèi jù ]
释义:指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方:办法,做法,技巧。
出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方员可施 [ fāng yuán kě shī ]
释义: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方滋未艾 [ fāng zī wèi ài ]
释义: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方足圆颅 [ fāng zú yuán lú ]
释义: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出处:《陈书·高祖纪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圆颅,万不遗一。”
方头不律 [ fāng tóu bù lǜ ]
释义: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同“方头不劣”。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方圆可施 [ fāng yuán kě shī ]
释义: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方土异同 [ fāng tǔ yì tóng ]
释义:方土:指各地形胜物产人情。指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形物产等共同点和不同点
出处:《晋书·王浑传》:“令中书指宣明诏,问方土异同,贤才秀异,风俗好尚,农桑本务。”
方圆殊趣 [ fāng yuán shū qù ]
释义:殊趣:不同的意趣。因方圆形状各异,意趣大相径庭。比喻人或事物各异,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出处:《宋书·礼志一》:“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圆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方斯蔑如 [ fāng sī miè rú ]
释义:方:比拟;斯:此;蔑:无。没有谁能够与此相比的。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昔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方闻之士 [ fāng wén zhī shì ]
释义:方闻:有道而博闻。有道而博闻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方外之士 [ fāng wài zhī shì ]
释义: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方方正正 [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出处: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方方面面 [ fāng fāng miàn miàn ]
释义:事情或事物的多面
出处: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
方正不苟 [ fāng zhèng bù gǒu ]
释义: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方巾阔服 [ fāng jīn kuò fú ]
释义: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8回:“正说得热闹,街上又遇着两个方巾阔服的。”
方生方死 [ fāng shēng fāng sǐ ]
释义:方:正在。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巾长袍 [ fāng jīn cháng páo ]
释义: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出处: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方正贤良 [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释义: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方驾齐驱 [ fāng jià qí qū ]
释义:方驾:并排驾马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出处:《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方命圮族 [ fāng mìng pǐ zú ]
释义:方命:违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从法纪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败类
出处:《尚书·尧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fāng yǐ lèi jù,wù yǐ qún fēn ]
释义: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
释义: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