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兵什么什么成语共查询到85个什么兵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哀兵必胜 [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按兵不举 [ àn bīng bù jǔ ]
释义:犹按兵不动。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按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释义: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案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释义: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释义:战败了的部队。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
尺兵寸铁 [ chǐ bīng cùn tiě ]
释义:比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寸兵尺铁 [ cùn bīng chǐ tiě ]
释义:比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单兵孤城 [ dān bīng gū chéng ]
释义: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出处:《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
砥兵砺伍 [ dǐ bīng lì wǔ ]
释义: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出处:《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调兵遣将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释义: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释义: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按兵不动 [ àn bīng bù dòng ]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处:《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短兵接战 [ duǎn bīng jiē zhàn ]
释义: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风兵草甲 [ fēng bīng cǎo jiǎ ]
释义: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缓兵之计 [ huǎn bīng zhī jì ]
释义: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讳兵畏刑 [ huì bīng wèi xíng ]
释义: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骄兵必败 [ jiāo bīng bì bài ]
释义: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出处:《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解兵释甲 [ jiě bīng shì jiǎ ]
释义: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释义: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历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释义: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历兵粟马 [ lì bīng sù mǎ ]
释义: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厉兵粟马 [ lì bīng sù mǎ ]
释义: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处:《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励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释义:指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弄兵潢池 [ nòng bīng huáng shi ]
释义:比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潢池,积水池。
出处:《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强兵富国 [ qiáng bīng fù guó ]
释义: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出处: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遣兵调将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
释义: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出处:《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上兵伐谋 [ shàng bīng fá móu ]
释义: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神兵天将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 ]
释义: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束兵秣马 [ shù bīng mò mǎ ]
释义: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添兵减灶 [ tiān bīng jiǎn zào ]
释义: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天兵天将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
释义: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出处: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玩兵黩武 [ wán bīng dú wǔ ]
释义: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保业》:“骄者玩兵黩武,穷泰极侈。”
虾兵蟹将 [ xiā bīng xiè jiàng ]
释义: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帅党类,一齐奔出潮头。”
行兵布阵 [ xíng bīng bù zhèn ]
释义:指挥军队,布置阵势。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兴兵动众 [ xīng bīng dòng zhòng ]
释义: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
出处:汉·张竦《为刘嘉作奏称莽功德》:“兴兵动众,欲危宗庙,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悬兵束马 [ xuán bīng shù mǎ ]
释义: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选兵秣马 [ xuǎn bīng mò mǎ ]
释义: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出处: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用兵如神 [ yòng bīng rú shén ]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曳兵弃甲 [ yè bīng qì jiǎ ]
释义: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曳兵之计 [ yè bīng zhī jì ]
释义:指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拥兵自固 [ yōng bīng zì gù ]
释义: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振兵释旅 [ zhèn bīng shì lǚ ]
释义: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振兵泽旅 [ zhèn bīng shì lǚ ]
释义: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同“振兵释旅”。
出处:《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古‘释’字作‘泽’。”
足兵足食 [ zú bīng zú shí ]
释义:粮食、军备充足。
出处: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佳兵不祥 [ jiā bīng bù xiáng ]
释义: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释义: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宋·苏洵《几策·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穷兵黩武 [ qióng bīng dú wǔ ]
释义: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千兵万马 [ qiān bīng wàn mǎ ]
释义:犹千军万马。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洗兵牧马 [ xǐ bīng mù mǎ ]
释义: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休兵罢战 [ xiū bīng bà zhàn ]
释义: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寓兵于农 [ yù bīng yú nóng ]
释义: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骄兵之计 [ jiāo bīng zhī jì ]
释义: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精兵强将 [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
释义: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精兵简政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释义: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出处:《南史 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溃兵游勇 [ kuì bīng yóu yǒng ]
释义:指逃散的士兵。
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散兵游勇 [ sǎn bīng yóu yǒng ]
释义: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损兵折将 [ sǔn bīng zhé jiàng ]
释义: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俺如今领兵与他交战,丞相也枉则损兵折将。”
偃兵修文 [ yǎn bīng xiū wén ]
释义: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招兵买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释义: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穷兵极武 [ qióng bīng jí wǔ ]
释义: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