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梨蒸食 [ āi lí zhēng shí ]
释义: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2、财迷心窍 [ cái mí xīn qiào ]
释义: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3、丢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释义: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4、东郭先生 [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
释义: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5、冬烘头脑 [ dōng hōng tóu nǎo ]
释义: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6、噩噩浑浑 [ è è hún hún ]
释义: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出处:清·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7、昏聩无能 [ hūn kuì wú néng ]
释义: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8、昏庸无道 [ hūn yōng wú dào ]
释义: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9、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释义: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10、浑然无知 [ hún rán wú zhī ]
释义: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11、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2、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释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13、昏昏噩噩 [ hūn hūn è è ]
释义: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出处:叶君健《曙光》:“这两句话像两根铁扫把,把他的脑子搅得昏昏噩噩,好大一阵子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14、昏头搭脑 [ hūn tóu dā nǎo ]
释义: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15、混混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释义: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三代以前,人类混混噩噩,不识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
16、兼弱攻昧 [ jiān ruò gōng mèi ]
释义: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出处:《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17、惊惶失措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释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8、见小暗大 [ jiàn xiǎo àn dà ]
释义:指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出处:《孔子家语·五仪解》:“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19、警愦觉聋 [ jǐng kuì jué lóng ]
释义: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20、利害得失 [ lì hài dé shī ]
释义: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21、马翻人仰 [ mǎ fān rén yǎng ]
释义: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22、没眉没眼 [ méi méi méi yǎn ]
释义: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样子。也指没有脸面。
出处: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上面是扳鳌抓角的桥亭,已经多年没有修理,金碧彩画全着尘土糊得没眉没眼。?
23、懵懵懂懂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释义: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24、难得糊涂 [ nán dé hú tú ]
释义: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出处: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25、旁观者清 [ páng guān zhě qīng ]
释义: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26、千方百计 [ qiān fāng bǎi jì ]
释义: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27、启瞶振聋 [ qǐ guì zhèn lóng ]
释义: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28、人仰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释义: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29、认奴作郞 [ rèn nú zuò láng ]
释义:形容昏馈糊涂。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若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作郎。”
形容做事糊涂的成语(69个)
••阅读 4232
形容做事糊涂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做事积极敏捷关于手的成语大全
重归于好,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垂手而得,反手可得,翻手为云,翻手云覆手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慌手忙脚,举手之劳,妙手回春,拿手好戏,巧能成事,情同手足,手不释卷,手到擒来,手到拈来,手忙脚乱,手到病除,手急眼快,手疾眼快,手舞足蹈,手起刀…
形容一个人很糊涂的成语大全
哀梨蒸食,不可收拾,不明事理,财迷心窍,打马虎眼,颠三倒四,冬烘头脑,苟且偷生,光彩夺目,糊里糊涂,昏头昏脑,昏头搭脑,昏昏噩噩,昏昏沉沉,昏庸无道,浑浑噩噩,昏聩无能,浑浑沌沌,浑然无知,混混噩噩,假痴假呆,兼弱攻昧,见小暗大,警愦觉聋,…
形容瞒着人做事不让人知道的成语大全
秘而不宣,偷偷摸摸
形容做事情要趁早的成语大全
沉着痛快,殚精竭虑,多快好省,废寝忘食,尽心尽力,尽力而为,精义入神,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聚精会神,口快心直,快人快语,快人快事,快步流星,快马加鞭,能说会道,能言快语,亲痛仇快,勤勤恳恳,全神贯注,任劳任怨,慎小谨微,胜任愉快,说长道短,…
形容做事有分寸有条理的成语大全
比屋可诛,比屋可封,比张比李,比屋连甍,比手画脚,比权量力,比物此志,比年不登,比类从事,比而不党,比物连类,比物属事,阿党比周,将心比心,将胸比肚,结党营私,井井有条,句栉字比,句比字栉,连州跨郡,连州比县,攀今比昔,奇请比它,恰如其分,…
形容做事认真不停的成语大全
屏气凝神,不知肉味,持之以恒,殚精竭虑,滴水穿石,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攻苦食淡,继晷焚膏,集思广益,鸡鸣而起,坚持不懈,尽心尽力,尽力而为,精卫填海,精义入神,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聚精会神,苦心孤诣,埋头苦干,磨穿铁砚,目不交睫,…
形容做事积极敏捷含有手的成语大全
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垂手而得,反手可得,翻手为云,翻手云覆手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举手之劳,妙手回春,拿手好戏,巧能成事,手到擒来,手到拈来,手到病除,手急眼快,手疾眼快,手起刀落,遂心应手,随机而变,唾手而得,心手相应,心手相忘,心灵手…
形容越过别人做事的成语大全
颐指气使,更上一层楼,越俎代庖,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