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乱改成语的广告词(70个)

  • 1、白手起家  [ bái shǒu qǐ jiā ]

    释义: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2、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释义: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3、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 4、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释义: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5、当之无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释义: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出处: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 6、盖世无双  [ gài shì wú shuāng ]

    释义: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 7、古往今来  [ gǔ wǎng jīn lái ]

    释义:从古到今。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 8、赫赫有名  [ hè hè yǒu míng ]

    释义: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9、合情合理  [ hé qíng hé lǐ ]

    释义:符合情理。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10、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11、尽如人意  [ jìn rú rén yì ]

    释义:尽:人;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 12、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13、九九归一  [ jiǔ jiǔ guī yī ]

    释义: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 14、久负盛名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释义: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 15、机不可失  [ jī bù kě shī ]

    释义: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出处: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16、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释义: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 17、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18、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19、口服心服  [ kǒu fú xīn fú ]

    释义: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处:《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 20、其乐无穷  [ qí lè wú qióng ]

    释义: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出处: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 21、牵强附会  [ qiān qiáng fù huì ]

    释义: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22、情深一往  [ qíng shēn yī wǎng ]

    释义:指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豪爽》:“茅名兆儒,一字雪鸿,浙江钱塘人,孤介自持,情深一往。”

  • 23、稍胜一筹  [ shāo shèng yī chóu ]

    释义: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出处: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 24、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25、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释义: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26、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释义: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 27、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8、随寓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释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同“随遇而安”。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 29、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释义: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30、偷梁换柱  [ tōu liáng huàn zhù ]

    释义: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篡改成语的广告词

    不打不相识,臭名远扬,当之无愧,刻不容缓,口服心服,口蜜腹剑,脍炙人口,乐于助人,默默无闻,其乐无穷,随心所欲,无所不包,鲜为人知,心服口服,自讨苦吃,三十六计,一毛不拔
    阅读:4865次
    2024-06-03 12:27
  • 成语改编的广告词

    不打不相识,臭名远扬,当之无愧,妇孺皆知,改头换面,口服心服,朗朗上口,默默无闻,无所不包,鲜为人知,心服口服,自讨苦吃,三十六计,白手起家,一毛不拔
    阅读:4730次
    2024-06-03 12:27
  • 滥用成语的广告词

    不打不相识,大展宏图,当之无愧,精卫填海,刻不容缓,口蜜腹剑,脍炙人口,其乐无穷,牵强附会,软硬兼施,稍胜一筹,声东击西,生拉硬拽,随心所欲,天长地久,望眼欲穿,无所不包,贤妻良母,一成不变,一鸣惊人,依依不舍,自讨苦吃,白手起家,一毛不拔…
    阅读:2976次
    2024-06-03 12:2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