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2、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3、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4、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5、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释义: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7、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8、登堂入室 [ dēng táng rù shì ]
释义: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9、奋笔疾书 [ fèn bǐ jí shū ]
释义: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出处: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10、勾魂摄魄 [ gōu hún shè pò ]
释义: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11、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释义: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12、活龙活现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13、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14、尽其所长 [ jìn qí suǒ cháng ]
释义: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出处:《北史·齐本纪上》:“每山园游宴,必见招携;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
15、看家本领 [ kān jiā běn lǐng ]
释义:指特别擅长的技能。
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16、看家本事 [ kān jiā běn shì ]
释义: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
出处:李劼人《天魔舞》?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
17、刻雾裁风 [ kè wù cái fēng ]
释义: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出处:明·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雾裁风好饥骨。”
18、绵绵不绝 [ mián mián bù jué ]
释义: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19、拿手好戏 [ ná shǒu hǎo xì ]
释义: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出处:茅盾《子夜》十七:“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好叫人们起恐慌。”
20、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无足轻重 [ wú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22、下笔成章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23、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释义: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24、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25、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chē ]
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27、扬长避短 [ yáng cháng bì duǎn ]
释义: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出处: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28、倚马可待 [ yǐ mǎ kě dài ]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30、避实击虚 [ bì shí jī xū ]
释义: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处:《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关于擅长写作的成语(46个)
••阅读 2340
关于擅长写作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和写作有关的优美成语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著作等身,著述等身
写作文的好词好成语
百读不厌,鞭辟入里,别具匠心,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匠心独运,匠心独妙,脍炙人口,羚羊挂角,妙笔生花,妙语连珠,文不加点,文从字顺,行云流水,一字千金,引人入胜,与众不同,至高无上,字斟句酌,字字珠玑,不落窠臼,言简意赅,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描写作文中动物的好成语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满人间,春寒料峭,春色满园,风和日丽,欢蹦乱跳,鸟语花香,生龙活虎,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摇头摆尾
写作文的好成语题目
百读不厌,璧坐玑驰,鞭辟入里,不痛不痒,沈博绝丽,沉博绝丽,舂容大雅,创巨痛深,好了疮疤忘了痛,黄公酒垆,黄垆之痛,戛戛独造,金声玉润,金相玉质,精彩逼人,良金美玉,羚羊挂角,梦笔生花,妙笔生花,奇文瑰句,切中要害,切肤之痛,亲痛仇快,沁人…
望岳中写作者襟怀浩荡的成语
一望无际
描写作业写得好的成语
笔下生花,笔扫千军,鞭辟入里,博学多才,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出类拔萃,出神入化,酣畅淋漓,横扫千军,见缝插针,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涛骇浪,雷霆万钧,淋漓尽致,龙飞凤舞,妙不可言,妙笔生花,妙趣横生,妙语连珠,拍案叫绝,排山倒海,朴实无华,…
描述认真写作业的成语
屏气凝神,不知肉味,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分秒必争,攻苦食淡,继晷焚膏,鸡鸣而起,坚持不懈,精卫填海,精益求精,聚精会神,苦心孤诣,埋头苦干,妙笔生花,名闻天下,磨穿铁砚,目不窥园,呕心沥血,勤学苦练,勤勤恳恳,倾耳而听,倾耳注目,全神贯注,…
儿子认真写作业的成语
屏气凝神,不知肉味,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分秒必争,攻苦食淡,继晷焚膏,鸡鸣而起,坚持不懈,精卫填海,聚精会神,苦心孤诣,埋头苦干,磨穿铁砚,目不窥园,呕心沥血,勤学苦练,勤勤恳恳,倾耳而听,倾耳注目,全神贯注,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始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