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2、吹大法螺 [ chuī dà fǎ luó ]
释义: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出处:《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3、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释义: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4、大吹法螺 [ dà chuī fǎ luó ]
释义:比喻空口说大话。
出处:《金光明经·赞叹品》:“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
5、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6、横七竖八 [ héng qī shù bā ]
释义: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7、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8、酒酣耳热 [ jiǔ hān ěr rè ]
释义: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9、口出大言 [ kǒu chū dā yán ]
释义: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10、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11、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释义: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2、瞒天大谎 [ mán tiān dà huǎng ]
释义:指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把偏房说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13、漫天大谎 [ màn tiān dà huǎng ]
释义: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14、迷天大谎 [ mí tiān dà huǎng ]
释义: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出处: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15、能言善辩 [ néng yán shàn biàn ]
释义: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16、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17、言过其实 [ yán guò qí shí ]
释义: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18、摇唇鼓舌 [ yáo chún gǔ shé ]
释义: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19、一败涂地 [ yī bài tú dì ]
释义: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20、走花溜水 [ zǒu huā liū bīng ]
释义: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21、自我吹嘘 [ zì wǒ chuí xū ]
释义: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22、走花溜冰 [ zǒu huā liū bīng ]
释义: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23、不学无术 [ bù xué wú shù ]
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24、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释义:指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5、高谈阔论 [ gāo tán kuò lùn ]
释义: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26、河门海口 [ hé mén hǎi kǒu ]
释义:比喻说大话。
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我不道的拣好的去哩。”
27、架谎凿空 [ jià huǎng záo kōng ]
释义:指扯谎作假。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28、漫无边际 [ màn wú biān jì ]
释义: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29、弥天大谎 [ mí tiān dà huǎng ]
释义: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
出处: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30、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释义: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形容不说大话的成语(37个)
••阅读 3757
形容不说大话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来形容闭嘴不说话成语
闭口藏舌,闭口结舌,不声不气,不声不响,不声不吭,结舌钳口,金人三缄,金人之缄,绝口不提,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理屈词穷,默不作声,钳口不言,钳口结舌,三缄其口,守口如瓶
形容人严肃不说话的成语
闭口不谈,闭口藏舌,闭口结舌,闭口不言,闭口无言,不声不气,不声不响,不声不吭,不置可否,不言不语,沉吟不语,沉默寡言,沉默不语,迟疑不决,儿女英雄,寂然无声,缄口无言,结舌钳口,金人之箴,金人三缄,金人之缄,金舌蔽口,绝口不提,理屈词穷,…
形容大家都不说话成语
闭口不谈,闭口藏舌,闭口结舌,闭口不言,闭口无言,病从口入,不哼不哈,不声不气,不声不响,不声不吭,不置可否,不言不语,不赞一词,沉吟不语,沉默寡言,沉默不语,诚心诚意,迟疑不决,杜口吞声,儿女英雄,讳莫如深,祸从口出,寂然无声,缄口不言,…
形容说大话吹牛的成语
摆龙门阵,半真半假,称兄道弟,吹大法螺,吹牛拍马,大吹法螺,大胆海口,大言欺人,胡吹乱嗙,胡言乱语,胡诌乱傍,胡说八道,口不择言,狼烟大话,漫无边际,三缄其口,守口如瓶,说嘴打嘴,随口乱说,天花乱坠,无稽之谈,信口开合,信口开河,言三语四,…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的四字成语
闭口不言,闭口无言,不置可否,口若悬河,理直气壮,理屈词穷,默默无闻,忍气吞声,忍无可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哑口无言,饮泣吞声,张口结舌,振振有词
形容想说又停止不说的成语
迟疑不决,儿女英雄,妇人女子,举棋不定,难言之隐,首鼠两端,痛痛快快,温情脉脉,有口难言,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支支吾吾,吞吞吐吐
形容不说就能明白的成语
碍口识羞,沉毅寡言,词不逮理,点手划脚,会心一笑,加油加醋,井然有条,九鼎不足为重,口吐珠玑,量枘制凿,了如指掌,绵言细语,明白了当,目目相觑,七搭八搭,遣言措意,轻描淡写,轻言细语,仁义礼智,适如其分,滔滔汩汩,途途是道,文不对题,心有灵…
形容全程不说话的四字成语
笨嘴拙舌,闭口藏舌,闭口不言,不声不响,不言不语,沉思默想,沉默寡言,沉默不语,缄口不言,默默不语,钳口不言,三缄其口,涩于言论,守口如瓶,无声无息,心拙口夯,哑口无言,研精覃思,不善言辞,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