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2、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释义: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3、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释义: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4、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释义: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出处:《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5、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6、黄粱一梦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
释义: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7、狼奔豕突 [ láng bēn shǐ tū ]
释义: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出处:明·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8、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释义: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9、顺藤摸瓜 [ shùn téng mō guā ]
释义: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出处:《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11、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释义: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12、亡羊补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3、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4、望文生义 [ wàng wén shēng yì ]
释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空谈臆说,望文生意。”
15、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6、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释义: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7、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18、偃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释义: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9、煮鹤焚琴 [ zhǔ hè fén qín ]
释义: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20、捉襟见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21、左右逢源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22、毛遂自荐 [ máo suí zì jiàn ]
释义: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23、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释义: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24、雨后春笋 [ yǔ hòu chūn sǔn ]
释义: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出处: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25、闲云野鹤 [ xián yún yě hè ]
释义: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26、如饥似渴 [ rú jī sì kě ]
释义: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27、如出一辙 [ rú chū yī zhé ]
释义: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28、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释义: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29、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释义: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0、如数家珍 [ rú shǔ jiā zhēn ]
释义: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出处: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某也贤,某也不肖,一一如数家珍。”
运用修辞方法的成语智能推荐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 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纵横捭阖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 运用自如 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指兵法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 修辞立其诚 诚:真心实意。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施谋设计 施:施行;设:运用;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