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馁旗靡 [ gǔ něi qí mí ]
释义: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2、横槊赋诗 [ héng shuò fù shī ]
释义: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3、旗帜鲜明 [ qí zhì xiān míng ]
释义: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4、旗布星峙 [ qí bù xīng zhì ]
释义:犹言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出处:汉·王粲《游海赋》:“若夫长洲别岛,旗布星峙。”
5、旗靡辙乱 [ qí mí zhé luàn ]
释义:指阵脚已乱,抵挡不住。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星罗棋布 [ xīng luó qí bù ]
释义: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7、星旗电戟 [ xīng qí diàn jǐ ]
释义: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8、一世之雄 [ yī shì zhī xióng ]
释义: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出处:《宋书·武帝纪》:“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宋·苏轼《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0、斩木揭竿 [ zhǎn mù jiē gān ]
释义: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11、正正之旗 [ zhèng zhèng zhī qí ]
释义: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12、搴旗斩将 [ qiān qí zhǎn jiàng ]
释义: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13、掩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释义: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14、旌旗蔽空 [ jīng qí bì kōng ]
释义: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5、堂堂之阵 [ táng táng zhī zhèn ]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军容壮大的阵势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形容军棋军棋成语(16个)
••阅读 2108
形容军棋军棋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平凡生命伟大的成语
飞必冲天,见义勇为,名满天下,拾金不昧,一举成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一步登天
赞美太阳落山的成语
道远日暮,翻山越岭,负隅顽抗,回光返照,龙飞凤舞,青山绿水,人山人海,日落西山,日薄西山,山清水秀,寿比南山,夕阳西下,西山日迫,西山日薄,悬崖勒马,悬崖峭壁,羊肠小道,月落星沉,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写5个含有拟声词的成语
长吁短叹,嗤之以鼻,出出律律,啛啛喳喳,丁丁当当,咕咕噜噜,轰轰烈烈,叽叽喳喳,唧唧嘎嘎,戛然而止,戛羹之嫂,剑首一吷,剑头一吷,啾啾唧唧,烈烈轰轰,零零散散,劈里啪啦,乒乒乓乓,气喘吁吁,声势浩大,叹为观止,无足轻重,淅淅飒飒,淅淅沥沥,…
形容一双鞋好的成语
触类而长,独一无二,恭恭敬敬,光华夺目,光彩夺目,精益求精,精美绝伦,令人注目,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巧夺天工,无与伦比,雍容华贵,瑜不掩瑕,赞叹不已,瑕不掩瑜
关于对过错负责的成语
惩前毖后,浪子回头,纳谏如流,文过饰非,闻过则喜,有则改之,知错就改,忠言逆耳
古代描写毒品的成语
骨瘦如柴,糊里糊涂,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精神恍惚,神魂颠倒,瘦骨嶙峋,万劫不复,虚度年华,醉生梦死,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不想理他又想他的成语
若即若离,欲说还休,一相情愿
关于亲人死亡的成语
悲从中来,触景生情,睹物兴情,睹物思人,浮生一梦,隔世之感,后继有人,恍如隔世,魂牵梦萦,记忆犹新,模模糊糊,念念不忘,人亡物在,声音笑貌,涕泗横流,物是人非,栩栩如生,言犹在耳,一脉相承,一颦一笑,溢于言表,音容笑貌,饮水思源,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