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不忘危 [ ān bù wàng wēi ]
释义: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2、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3、不知深浅 [ bù zhī shēn qiǎn ]
释义: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处: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4、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5、惩羹吹齑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释义: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7、晨兢夕厉 [ chén jīng xī lì ]
释义:兢,小心谨慎;厉,严格。指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8、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释义: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9、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释义: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10、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释义: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11、胆小如鼠 [ dǎn xiǎo rú shǔ ]
释义: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12、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释义: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13、动不失时 [ dòng bù shī shí ]
释义: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14、低心下意 [ dī xīn xià yì ]
释义:指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15、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16、奉命唯谨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释义: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17、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18、火烛小心 [ huǒ zhú xiǎo xīn ]
释义: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19、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20、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释义: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21、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22、敬小慎微 [ jìng xiǎo shèn wēi ]
释义: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23、敬终慎始 [ jìng zhōng shèn shǐ ]
释义: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礼记·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24、谨终如始 [ jǐn zhōng rú shǐ ]
释义:指谨慎小心、始终一致。
出处: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
25、谨终慎始 [ jǐn zhōng shèn shǐ ]
释义:指谨慎小心、始终一致。同“谨终如始”。
出处: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26、局高蹐厚 [ jú gāo guǎ hòu ]
释义: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27、举措失当 [ jǔ cuò shī dàng ]
释义: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出处:《管子·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28、跼高蹐厚 [ jú gāo jí hòu ]
释义: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29、克己慎行 [ kè jǐ shèn xíng ]
释义: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出处: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30、敛声屏息 [ liǎn shēng píng xī ]
释义: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同“敛声屏气”。
出处: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形容小心翼翼发展的成语(101个)
••阅读 4696
形容小心翼翼发展的词语(9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城市发展不好的成语
百城之富,伴君如伴虎,城狐社鼠,成城断金,赤舌烧城,单兵孤城,独坐愁城,风靡一时,富面百城,干城之将,公侯干城,攻城夺地,攻城徇地,攻城野战,孤家寡人,顾此失彼,惶恐不安,举国一致,君侧之恶,牢不可破,略地攻城,没完没了,门可罗雀,门庭若市…
形容文明发展的繁荣的成语
繁荣富强,方兴未已,滚滚而来,前途无量,如日方升,如日中天,三阳开泰,万事亨通,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一帆风顺,约定俗成,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方兴未艾,飞黄腾达,一日千里
形容坏事发展快的成语
暗无天日,巴高望上,百业萧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阪上走丸,暴风骤雨,本固枝荣,弊绝风清,比屋可封,遍地开花,剥茧抽丝,察今知古,阐扬光大,称心如意,抽刀断水,础润而雨,础泣而雨,春回大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风不可长,从头至尾,大势已去…
形容发展势头很强劲的成语
才华横溢,冲口而发,发凡起例,发威动怒,发屋求狸,发扬光大,发潜阐幽,发皇张大,发奸擿伏,发硎新试,发棠之请,发荣滋长,发短心长,发秃齿豁,发踪指示,发隐摘伏,扶摇直上,根深柢固,坏人坏事,祸发萧墙,祸发齿牙,翦爪断发,截发锉藳,可发一噱,…
形容暗地发展的成语
暗中作乐,暗箭明枪,暗箭中人,暗送秋波,百无聊赖,不惭屋漏,不愧屋漏,不欺室漏,出乎意料,出其不意,出谋划策,莼羹鲈脍,大举进攻,大获全胜,大败而逃,胆大如斗,胆如斗大,割地求和,功名利禄,过而能改,坏人坏事,疾雷不及掩耳,蒋干盗书,窥伺效…
形容没发展空间的成语
不务正业,不堪造就,不成气候,大势已去,好吃懒做,锦绣前程,苦不聊生,来日方长,理直气壮,每况愈下,前程似锦,前程万里,强弩之末,轻装上阵,日夜兼程,日暮途远,日暮途穷,如日方升,如火如荼,身无分文,势不可当,死狗扶不上墙,死路一条,随随便…
形容发展空间小的成语
不可限量,大有可为,锦绣前程,锦片前程,康庄大道,鹏程万里,前程似锦,前程万里,前程远大,前途无量,四通八达,万里鹏程,星星之火,星火燎原
形容新生事物发展迅速的成语大全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初露锋芒,风靡云涌,火然泉达,疾风迅雷,扩而充之,日升月恒,日新月异,如日方升,势如破竹,时过境迁,瞬息万变,脱颖而出,悬崖转石,雨后春笋,方兴未艾,突飞猛进,急转直下,推陈出新,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