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合时宜 [ bù hé shí yí ]
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出处:《汉书·袁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2、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3、春风风人 [ chūn fēng fèng rén ]
释义: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4、簟纹如水 [ diàn wén rú shuǐ ]
释义: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出处: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宋·辛弃疾《御街行》:“纱厨如舞,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5、电闪雷鸣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释义: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6、冬日可爱 [ dōng rì kě ài ]
释义: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7、冬温夏清 [ dōng wēn xià qīng ]
释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8、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释义: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9、浮瓜沉李 [ fú guā chén lǐ ]
释义: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10、公子王孙 [ gōng zǐ wáng sūn ]
释义: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11、葛屦履霜 [ gě jù lǚ shuāng ]
释义: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12、寒来暑往 [ hán lái shǔ wǎng ]
释义: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3、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释义: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14、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释义: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15、挥汗成雨 [ huī hàn chéng yǔ ]
释义: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16、挥汗如雨 [ huī hàn rú yǔ ]
释义: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17、汗流洽背 [ hàn liú qià bèi ]
释义: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汗流浃背”。
出处:《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18、汗如雨下 [ hàn rú yǔ xià ]
释义: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20、焦金流石 [ jiāo jīn liú shí ]
释义: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出处:南朝·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21、连衽成帷 [ lián rèn chéng wéi ]
释义:衣襟相接而成帷帐。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23、秋收冬藏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
释义: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24、肉山脯林 [ ròu shān fǔ lín ]
释义: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
出处: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 夏》:“以人架车,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
25、热气腾腾 [ rè qì téng téng ]
释义: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出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热气腾腾的端过来。”
26、铄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27、暑来寒往 [ shǔ lái hán wǎng ]
释义: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暑来寒往,地久天长,神哉华观,永配无疆。”
28、暑往寒来 [ shǔ wǎng hán lái ]
释义: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29、烁玉流金 [ shuò yù liú jīn ]
释义: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同“烁石流金”。
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30、烁石流金 [ shuò shí liú jīn ]
释义: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有关形容夏天的词语(4个)
- 一年四季1.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指整年。
-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 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 青衫凉笠衫:单衣;笠:斗笠。比喻夏天的衣服和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