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蜡明经 [ bái là míng jīng ]
释义: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2、陈规陋习 [ chén guī lòu xí ]
释义: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3、柴天改物 [ chái tiān gǎi wù ]
释义: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出处:《宋书·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4、朝章国典 [ cháo zhāng guó diǎn ]
释义: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出处:《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5、朝章国故 [ cháo zhāng guó gù ]
释义: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6、大明法度 [ dà jíng fǎ dù ]
释义: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7、典章文物 [ diǎn zhāng wén wù ]
释义: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8、改弦更张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释义: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9、公平无私 [ gōng píng wú sī ]
释义: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出处:《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10、公平合理 [ gōng píng hé lǐ ]
释义: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出处: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
11、汉官威仪 [ hàn guān wēi yí ]
释义: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12、立木南门 [ lì mù nán mén ]
释义: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13、清规戒律 [ qīng guī jiè lǜ ]
释义: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释门正统》:“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14、贤良方正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释义: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15、萧规曹随 [ xiāo guī cáo suí ]
释义: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16、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释义: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7、取信于民 [ qǔ xìn yú mín ]
释义:取得人民的信任。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18、改朝换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释义: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
出处: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解弦更张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释义: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20、连中三元 [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
释义: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21、数典忘祖 [ shǔ diǎn wàng zǔ ]
释义: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22、徙木为信 [ xǐ mù wéi xìn ]
释义: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出处: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23、不毁之制 [ bù huǐ zhī zhì ]
释义:毁:毁坏;制:制度。不可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
24、说到做到 [ shuō dào zuò dào ]
释义: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25、正直公平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
释义: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出处: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26、方正贤良 [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释义: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形容制定制度的成语(28个)
••阅读 1594
形容制定制度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制定策略的成语
壁垒森严,避其锐气,兵不血刃,兵以诈立,不世之略,不出所料,策无遗算,常备不懈,超群绝伦,乘虚而入,成败利钝,持久之计,出奇制胜,出没无常,猝不及防,大展宏图,大谋不谋,打草惊蛇,胆略兼人,登龙有术,多此一举,反败为胜,肺肝如见,付诸东流,…
形容单位制度的成语
白蜡明经,不毁之制,补敝起废,柴天改物,朝章国典,朝章国故,陈规陋习,大明法度,典章文物,方正贤良,改朝换代,汉官威仪,解弦更张,立木南门,连中三元,清规戒律,取信于民,数典忘祖,贤良方正,改弦更张,萧规曹随
形容制定新的目标的成语
抱负不凡,不可动摇,不可限量,不拔之志,不相为谋,步月登云,材疏志大,材剧志大,长风破浪,超世之才,乘风破浪,持之以恒,大节不夺,蹈厉之志,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相谋,德輶如毛,滴水穿石,东山之志,奋发图强,奋发向上,奋勇前进,风云之志,风风…
形容制度机制的成语
白蜡明经,不毁之制,补敝起废,柴天改物,朝章国典,朝章国故,陈规陋习,大明法度,典章文物,方正贤良,改朝换代,汉官威仪,解弦更张,立木南门,连中三元,清规戒律,取信于民,数典忘祖,贤良方正,改弦更张,萧规曹随
形容事情有制度的成语
白蜡明经,不毁之制,补敝起废,柴天改物,朝章国典,朝章国故,陈规陋习,大明法度,典章文物,方正贤良,改朝换代,汉官威仪,解弦更张,立木南门,连中三元,清规戒律,取信于民,数典忘祖,贤良方正,改弦更张,萧规曹随
形容制度很严格的成语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鞭驽策蹇,冰雪严寒,不可动摇,不恶而严,不苟言笑,才德兼备,晨兢夕厉,春秋责备贤者,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道貌岸然,砥砺德行,吊儿郎当,刁斗森严,堆积如山,噩噩浑浑,防意如城,奋发向上,奉公正己,奉命惟谨,风行雷…
形容文件制定的好的成语
变化莫测,点睛之笔,改头换面,化腐朽为神奇,画蛇添足,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扭转乾坤,弄巧成拙,天翻地覆,脱胎换骨,一语道破,点石成金,点金成铁
形容制定方向的成语
北门南牙,北面称臣,背道而驰,播穅眯目,不知去向,础润而雨,础泣而雨,闯南走北,大政方针,登木求鱼,地北天南,东倒西歪,东奔西走,东张西望,东床快婿,东摇西摆,东施效颦,东西南北,东西易面,东躲西藏,东闯西走,东鳞西爪,多歧亡羊,分进合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