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2、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3、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4、城狐社鼠 [ chéng hú shè shǔ ]
释义: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5、寸土尺金 [ cùn tǔ chǐ jīn ]
释义: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6、地崩山摧 [ dì bēng shān cuī ]
释义: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释义: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8、地广人稀 [ dì guǎng rén xī ]
释义:地方大,人烟少。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9、地负海涵 [ dì fù hǎi hán ]
释义: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出处:语出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10、地瘠民贫 [ dì jí mín pín ]
释义: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出处: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11、分茅赐土 [ fēn máo cì tǔ ]
释义: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出处: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12、金城千里 [ jīn chéng qiān lǐ ]
释义:指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唐·王勃《上刘右相书》:“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13、无穷无尽 [ wú qióng wú jìn ]
释义: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14、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释义: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15、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释义: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16、一望无际 [ yī wàng wú jì ]
释义: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18、包罗万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释义: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19、不食之地 [ bù shí zhī dì ]
释义: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出处:《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20、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释义:指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1、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释义: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22、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释义: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23、寸地尺天 [ cùn dì chǐ tiān ]
释义: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出处: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24、寸土必争 [ cùn tǔ bì zhēng ]
释义: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出处:《新唐书 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25、寸土不让 [ cùn tǔ bù ràng ]
释义: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
26、寸土尺地 [ cùn tǔ chǐ dì ]
释义: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3回:“我得了这图,一来可以整理整理国界,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国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
27、穷乡僻壤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释义: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28、千里无烟 [ qiān lǐ wú yān ]
释义:指广大地区粮尽炊断。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
29、郁郁苍苍 [ yù yù cāng cāng ]
释义: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
30、地丑力敌 [ dì chǒu lì dí ]
释义:指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出处: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用那些成语形容土地(42个)
••阅读 3449
用那些词语形容土地(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不讲理有那些成语
不可理喻,不知好歹,胡作非为,胡搅蛮缠,蛮不讲理,蛮横无理,强词夺理,我行我素,无理取闹
形容动物的成语有那些
阿猫阿狗,爱礼存羊,鞍前马后,白发苍苍,白鱼登舟,百鸟朝凤,鲍鱼之肆,卑不足道,杯弓蛇影,杯盘狼藉,本同末异,变化万端,不可枚举,不计其数,藏龙卧虎,草长莺飞,参差不齐,层见迭出,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吵吵闹闹,车水马龙,车载斗量,沉鱼落雁,…
形容湖上图书馆的成语有那些
闯荡江湖,江湖骗子,五湖四海
形容意境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百花齐放,冰清水冷,冰清玉洁,不可方物,不同流俗,才望高雅,姹紫嫣红,春暖花开,纯一不杂,典则俊雅,断井颓垣,放在眼里,芳草鲜美,丰富多彩,高情逸态,花团锦簇,空谷幽兰,落英缤纷,曲径通幽,山明水秀,赏心悦目,万绿丛中一点红,五彩缤纷,下里…
形容快的成语有那些
白驹过隙,阪上走丸,倍道而进,奔逸绝尘,飙发电举,长驱直入,超轶绝尘,大刀阔斧,大步流星,对答如流,废寝忘食,风驰电掣,风驰云走,风驰云卷,凫趋雀跃,干劲冲天,干净利落,干净利索,肝脑涂地,高材疾足,光阴似箭,过意不去,过目不忘,过隙白驹,…
形容土地特别好的成语
凹凸不平,兵挫地削,不易之地,不食之地,城狐社鼠,赤地千里,寸土不让,寸土尺地,寸地尺天,寸土必争,寸土尺金,寸草不生,地丑力敌,地尽其利,地广民众,地崩山摧,地狭人稠,地广人众,地瘠民贫,分茅赐土,膏腴之壤,金城千里,崎岖不平,千里无烟,…
那些形容人学问高的成语
饱学之士,博大精深,博通经籍,博见洽闻,博识洽闻,博而不精,博识多通,博览五车,博览古今,博而寡要,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不得要领
形容土地水份养份多的成语
安土重迁,安土息民,本乡本土,播土扬尘,赐茅授土,方土异同,负土成坟,怀土之情,灰容土貌,累土聚沙,恋土难移,列土封疆,裂土分茅,名不副实,捻土为香,普天之下,桑土之谋,食毛践土,率土归心,率土宅心,率土之滨,天下归心,土埋半截,土洋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