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释义: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屏声息气 [ bǐng shēng xī qì ]
释义: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3、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4、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5、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释义: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6、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释义: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7、踔厉风发 [ chuō lì fēng fā ]
释义: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8、怆天呼地 [ chuàng tiān hū dì ]
释义: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9、从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10、大摇大摆 [ dà yáo dà bǎi ]
释义: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11、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12、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3、低唱浅斟 [ dì chàng qiǎn zhēn ]
释义: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14、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释义: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15、顿口无言 [ dùn kǒu wú yán ]
释义: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
16、额手称庆 [ é shǒu chēng qìng ]
释义: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17、扼腕长叹 [ è wàn cháng tàn ]
释义: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18、扼腕抵掌 [ è wàn dǐ zhǎng ]
释义: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19、发扬蹈厉 [ fā yáng dǎo lì ]
释义: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20、奋袂而起 [ fèn mèi ér qǐ ]
释义: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辍食弃餐,奋袂攘祍,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21、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22、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释义: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23、丰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24、高情逸态 [ gāo qíng yì tai ]
释义: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25、横眉怒目 [ héng méi nù mù ]
释义:形容怒视的样子。
出处: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26、哄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释义: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27、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28、灰头土面 [ huī tóu tǔ miàn ]
释义: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非唯孤负先圣,亦乃埋没己灵。”
29、戟指怒目 [ jǐ zhǐ nǔ zhāng ]
释义: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30、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释义: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是形容人神态的成语吗(155个)
••阅读 2330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人神态心理的成语大全
瞠目结舌,踌躇满志,呆若木鸡,得意忘形,悔恨交加,魂不附体,火冒三丈,嫉恶如仇,精神焕发,慷慨激昂,满腔怒火,漫不经心,没精打采,目瞪口呆,怒气冲天,全神贯注,神态自若,神色不惊,泰然自若,谈笑风生,提心吊胆,威风凛凛,温情脉脉,无精打采,…
语c描写神态的成语
岸然道貌,傲睨得志,卑躬屈膝,不动声色,不知所措,怅然若失,瞠目结舌,诚惶诚恐,怆地呼天,怆天呼地,呆若木鸡,道貌俨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低唱浅酌,扼腕抵掌,丰度翩翩,风尘仆仆,和颜悦色,急急忙忙,矫揉造作,噤若寒蝉,津津有味,金刚怒目,…
《金奖章》有哪些描写神态的成语
不知所措,不苟言笑,瞠目结舌,诚惶诚恐,呆若木鸡,道貌岸然,风尘仆仆,矫揉造作,噤若寒蝉,津津有味,金刚怒目,哭笑不得,龙马精神,落落大方,漫不经心,毛骨悚然,眉飞色舞,面面相觑,目不转睛,怒不可遏,怒发冲冠,飘飘欲仙,气喘吁吁,忍俊不禁,…
描写孙悟空神态的成语
变化莫测,聪明伶俐,海底捞针,黑白分明,火眼金睛,伶牙俐齿,七十二变,上蹿下跳,神出鬼没,神通广大,手到擒来,腾云驾雾,土龙沐猴,相貌堂堂,妖魔鬼怪,忠心耿耿,千变万化
着急的样子神态成语
急人之危,急急忙忙,急扯白脸,心急如火,行色匆匆,行色怱怱,心急如焚
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成语
昂首挺胸,白发苍苍,膀大腰圆,卑躬屈膝,闭月羞花,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步履蹒跚,沉鱼落雁,瞠目结舌,愁眉苦脸,出水芙蓉,唇红齿白,大摇大摆,大步流星,呆头呆脑,呆若木鸡,胆小如鼠,得意忘形,地动山摇,点头哈腰,东张西望,动如脱兔,恩重如山,…
关于人的神态的成语大全
百感交集,悲不自胜,悲喜交加,悲愤填膺,悲痛欲绝,不知所措,瞠目结舌,诚惶诚恐,呆若木鸡,道貌岸然,愤愤不平,风尘仆仆,感慨万端,欢欣鼓舞,欢天喜地,悔恨交加,魂不附体,急不可耐,矫揉造作,噤若寒蝉,津津有味,金刚怒目,惊喜交集,惊恐万状,…
做出来题兴奋的神态和动作的成语
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