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干啼湿哭 [ gàn tí shī kū ]
释义: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3、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释义: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4、行号巷哭 [ háng háo xiàng kū ]
释义: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出处: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5、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街号巷哭 [ jiē hào xiàng kū ]
释义: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晋·潘岳《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7、哭天喊地 [ kū tiān hǎn dì ]
释义: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8、哭天抹泪 [ kū tiān mǒ lèi ]
释义:形容哭哭啼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9、哭笑不得 [ kū xiào bù dé ]
释义: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出处:元·高安得《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10、泪如泉涌 [ lèi rú quán yǒng ]
释义:眼泪象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11、泪如雨下 [ lèi rú quán yǒng ]
释义: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12、狼号鬼哭 [ láng háo guǐ kū ]
释义: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等两日咱们去痛回一回,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呢!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13、猫哭老鼠 [ māo kū lǎo shǔ ]
释义:比喻假慈悲。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俚语对句》:“鸭见砻糠空欢喜,猫哭老鼠假慈悲。”
14、牛衣对泣 [ niú yī duì qì ]
释义: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15、鸟哭猿啼 [ niǎo kū yuán tí ]
释义: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16、牛衣夜哭 [ niú yī yè kū ]
释义: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出处: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17、泣不成声 [ qǐ bù chéng shēng ]
释义: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19、神号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释义: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20、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释义: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21、潸然泪下 [ shān rán lèi xià ]
释义: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出处:《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
22、神愁鬼哭 [ shén chóu guǐ kū ]
释义: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23、神嚎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释义: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24、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释义: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25、啼啼哭哭 [ tí tí kū kū ]
释义:哭泣不止。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
26、啼天哭地 [ tí tiān kū dì ]
释义: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27、西台痛哭 [ xī tái tòng kū ]
释义: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出处: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29、抱头大哭 [ bào tóu dà kū ]
释义: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30、抱头痛哭 [ bào tóu tòng kū ]
释义: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形容人悲伤地哭泣的成语(47个)
••阅读 3835
形容人悲伤地哭泣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悲伤痛苦的成语
哀哀欲绝,哀感顽艳,哀思如潮,哀而不伤,哀毁瘠立,爱别离苦,黯然失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百般折磨,抱璞泣血,悲不自胜,悲从中来,悲天悯人,悲歌击筑,悲歌慷慨,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悲声载道,悲观厌世,悲愁垂涕,踣地呼天,不知所出,惨不忍睹,…
悲伤的成语形容爱情的
哀痛欲绝,哀毁瘠立,黯然销魂,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不自胜,悲痛欲绝,踣地呼天,缠绵蕴藉,楚囚相对,触目伤怀,触物伤情,触目崩心,触目恸心,怆地呼天,捶胸跌脚,捶胸跌足,捶胸顿脚,醋海翻波,摧心剖肝,大放悲声,悼心失图,跌脚捶胸,…
形容悲伤到了极点的成语
哀哀欲绝,哀痛欲绝,悲不自胜,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悲愁垂涕,恻怛之心,肝肠寸断,疾首痛心,泪干肠断,流涕痛哭,如丧考妣,痛不欲生,痛哭流涕,痛入骨髓,痛心拔脑,痛心绝气,痛心切骨,万全之策,愚夫愚妇,痛心入骨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悲伤的成语
睹物怀人,睹物思人,人琴两亡,人琴俱亡,物在人亡,行思坐忆
表示伤心的形容悲伤的成语
哀哀欲绝,哀而不伤,哀痛欲绝,爱别离苦,黯然销魂,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不自胜,悲从中来,悲痛欲绝,悲声载道,踣地呼天,惨然不乐,怅然若失,愁眉泪眼,愁肠百结,触目崩心,触目恸心,怆地呼天,捶胸顿足,椎心泣血,炊臼之戚,春蚕到死丝…
形容快乐多悲伤少的成语
黯然神伤,白头到老,悲痛欲绝,捶胸顿足,大喜若狂,肝肠寸断,好大喜功,哄堂大笑,欢喜若狂,欢声笑语,欢天喜地,欢喜冤家,回嗔作喜,见猎心喜,皆大欢喜,惊喜交集,惊喜若狂,惊喜交加,惊喜欲狂,乐极生悲,泪如雨下,眉开眼笑,梦熊之喜,弄璋之喜,…
形容悲伤感叹的成语
哀痛欲绝,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痛欲绝,大放悲声,额蹙心痛,感物伤怀,肝肠寸断,哽咽难言,哽咽难鸣,号恸崩摧,怀才不遇,疾首痛心,泪干肠断,泪如泉滴,流涕痛哭,抹泪揉眵,目断魂销,泣不成声,泣下如雨,人琴两亡,人琴俱亡,如丧考妣,…
形容不难过不悲伤的成语大全
哀痛欲绝,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痛欲绝,惨不忍睹,捶胸顿足,大放悲声,额蹙心痛,肝肠寸断,怀才不遇,魂销目断,疾首痛心,泪干肠断,泪如泉滴,目断魂销,目断魂消,泣不成声,泣下如雨,人琴两亡,人琴俱亡,人琴俱逝,如丧考妣,若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