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迟疑不决 [ chí yí bù jué ]
释义: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2、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3、动心忍性 [ dòng xīn rěn xìng ]
释义: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4、独木难支 [ dú mù nán zhī ]
释义: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5、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6、废然而返 [ fèi rán ér fǎn ]
释义: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出处:《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7、功败垂成 [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
释义: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处:《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8、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9、功亏一篑 [ gōng kuī yī kuì ]
释义: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0、河海不择细流 [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
释义: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1、灰心丧气 [ huī xīn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12、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释义: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处:《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
13、急流勇退 [ jí liú yǒng tuì ]
释义: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14、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5、坚持不渝 [ jiān chí bù yú ]
释义: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16、金石为开 [ jīn shí wèi kāi ]
释义: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17、进锐退速 [ jǐn ruì tuì sù ]
释义: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出处:《孟子·尽心上》:“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18、来日方长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释义: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出处: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19、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矢志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释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21、一曝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2、一噎止餐 [ yī yē zhǐ cān ]
释义: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出处:语出《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23、舆论哗然 [ yú lùn huá rán ]
释义: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24、至死不变 [ zhì sǐ bù biàn ]
释义: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出处:《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5、至死不渝 [ zhì sǐ bù yú ]
释义: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6、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27、精诚所至 [ jīng chéng suǒ zhì ]
释义: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28、泰山不让土壤 [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
释义: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9、铁杵成针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30、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形容坚持不放松的成语(46个)
••阅读 3422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坚持勤奋的成语
屏气凝神,不知肉味,成败在此一举,程门立雪,持之以恒,穿壁引光,刺股读书,滴水穿石,钝学累功,发愤图强,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鸡鸣而起,坚持不懈,坚苦卓绝,艰苦卓绝,精卫填海,精进不…
形容坚持不下来的成语
百折不回,半上落下,跛鳖千里,持之以恒,狗行狼心,虎头蛇尾,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两头白面,浅尝辄止,失败是成功之母,铁杵磨针,隙穴之窥,小水长流,学贵有恒,一点一滴,有始无终,愚公移山,再接再厉,招架不住,百尺竿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折…
形容坚持自己喜欢的成语
废寝忘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乐而忘返,没日没夜,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以夜继朝,专心致志,乐此不彼,嗜此不疲
形容矜持不苟的成语
过河拆桥,矜持不苟,老而弥笃,令人齿冷,面不改色,面目可憎,舍己为公,自鸣得意
形容一个人一直坚持做一件事的成语
不可动摇,不拔之志,超世之才,持之以恒,重振旗鼓,出类拔萃,毫不动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上下同心,孜孜不懈,百折不挠,半途而废,坚贞不屈,锲而不舍,推心置腹,知难而退
形容傻傻的坚持的成语
表里不一,大智若愚,人不可貌相
形容一个人坚持了很久的成语
安贫乐道,碧血丹心,跛鳖千里,不敢告劳,不耻最后,程门立雪,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穿壁引光,刺股读书,顶天立地,动心忍性,钝学累功,匪石匪席,废寝忘食,奋不顾身,刚毅木讷,钢筋铁骨,各持己见,攻苦食淡,固执己见,光明磊落,海枯石烂,好学不倦,…
形容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的成语
光阴似箭,旷日持久,稍纵即逝,昙花一现,兔起鹘落,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