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释义: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2、大张旗鼓 [ dà zhāng qí gǔ ]
释义: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3、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释义: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4、风樯阵马 [ fēng qiáng zhèn mǎ ]
释义: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5、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释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6、干净利索 [ gàn jìng lì suǒ ]
释义: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干净利索,标致好看。”
7、疾风扫秋叶 [ jí fēng sǎo qiū yè ]
释义: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出处:《资治通鉴·晋记·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8、疾足先得 [ jí zú xiān dé ]
释义: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9、计不旋踵 [ jì bù xuán zhǒng ]
释义: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10、军令如山 [ jūn lìng rú shān ]
释义: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11、疾走先得 [ jí zǒu xiān dé ]
释义: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出处:汉·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12、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释义: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13、雷霆万钧 [ léi tíng wàn jūn ]
释义: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出处: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14、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释义: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15、兔起凫举 [ tǔ qǐ fú jǔ ]
释义: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惛之地矣。”
16、闻风而动 [ wén fēng ér dòng ]
释义: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17、闻风而至 [ wén fēng ér zhì ]
释义: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刚才被他这阵乱叫,以致众兽闻风而至,几乎性命不保。”
18、迅雷不及掩耳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释义: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19、言出法随 [ yán chū fǎ suí ]
释义: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20、毅然决然 [ yì rán jué rán ]
释义: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21、令行禁止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释义: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22、流星赶月 [ liú xīng gǎn yuè ]
释义: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
23、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24、二话不说 [ èr huà bù shuō ]
释义: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25、雷令风行 [ léi lìng fēng xíng ]
释义:犹言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孝女》:“雷令风行,极一时之盛。”
26、兔死凫举 [ tǔ sǐ fú jǔ ]
释义: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出处:《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 之地矣。”
27、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释义: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28、阵马风樯 [ zhèn mǎ fēng qiáng ]
释义: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29、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释义: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30、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释义: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形容马上要行动的成语(32个)
••阅读 289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反应行动快的成语
倍道而进,不徐不疾,超轶绝尘,大刀阔斧,大张旗鼓,大步流星,对答如流,飞檐走壁,风行雷厉,风驰电掣,横冲直撞,急起直追,健步如飞,举一反三,空谷传声,快刀斩乱麻,狼奔豕突,雷励风行,雷厉风行,雷动风行,雷令风行,雷霆万钧,令行禁止,马不停蹄…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用成语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从容不迫,风吹浪打,泰然自若,心如止水
形容人马上要死去的成语
大渐弥留,负债累累,命在旦夕,气息奄奄,人命危浅,奄奄一息
形容马上要死了的成语
垂死挣扎,断香零玉,苟延残喘,好景不长,回光返照,命在旦夕,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稍纵即逝,胎死腹中,昙花一现,香消玉殒,瘗玉埋香,朝不保夕,行将就木,奄奄一息
形容老年人行动的成语
黯然神伤,垂死挣扎,风度翩翩,风流潇洒,鹤发童颜,红光满面,据鞍顾眄,老当益壮,老态龙钟,老气横秋,满面红光,目光炯炯,气宇轩昂,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童心未泯,威风凛凛,喜气洋洋,意气风发,有气无力,神采飞扬,精神矍铄
形容马上参与的成语
把持包办,笔参造化,不甘寂寞,惨绝人寰,厕身其间,当仁不让,发奋图强,奋不顾身,干劲冲天,欢欣踊跃,精进不休,冷眼旁观,临难不顾,披坚执锐,日月参辰,入幕之宾,参辰卯酉,参辰日月,身先士卒,势不两立,实与有力,是非曲直,疏不间亲,望风响应,…
形容行动特别迅速的成语
白驹过隙,倍道而进,辩才无碍,辩才无阂,辩口利辞,超轶绝尘,出口成章,大刀阔斧,大步流星,动如脱兔,对答如流,儿女英雄,风卷残云,风樯阵马,风行雷厉,风驰电掣,风驰云走,风驰云卷,干净利落,干脆利落,高材疾足,过目成诵,毫不犹豫,横冲直撞,…
形容行动和语言要一致的成语
表里相应,言行一致,一诺千金,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