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释义: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2、补过拾遗 [ bǔ guò shí yí ]
释义: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出处:《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3、东扶西倒 [ dōng fú xī dǎo ]
释义: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出处:宋·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醚。”
4、对症之药 [ duì zhèng zhī yào ]
释义: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5、度己以绳 [ duó jǐ yǐ shéng ]
释义: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6、扶正祛邪 [ fú zhèng qū xié ]
释义: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出处: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7、顾此失彼 [ gù cǐ shī bǐ ]
释义: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8、矫枉过正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释义: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9、禁暴诛乱 [ jìn bào zhū luàn ]
释义:禁除暴行,诛杀叛乱。亦作“禁暴静乱”。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10、禁暴正乱 [ jìn bào zhèng luàn ]
释义:禁:制止。正:纠正。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暴行,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11、救时厉俗 [ jiù shí lì sú ]
释义: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12、救偏补弊 [ jiù piān bǔ bì ]
释义: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与其高谈性命,而无益于用,不如救偏补弊,随事干蛊,为有实效也。”
13、匡救弥缝 [ kuāng jiù mí fèng ]
释义: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14、绳之以法 [ shéng zhī yǐ fǎ ]
释义:根据法律制裁。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15、绳愆纠谬 [ shéng qiān jiū miù ]
释义: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出处:《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16、顺美匡恶 [ shùn měi kuāng è ]
释义:歌颂美善,纠正过失。
出处:《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17、绳愆纠缪 [ shéng qiān jiū miù ]
释义: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出处: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18、枉己正人 [ wǎng jǐ zhèng rén ]
释义: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出处:《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19、枉矫过激 [ wǎng jiǎo guò jī ]
释义:犹言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20、隙大墙坏 [ xì dà qiáng huài ]
释义: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出处:《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1、一匡天下 [ yī kuāng tiān xià ]
释义: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22、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释义: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23、挢抂过正 [ jiǎo kuāng guò zhèng ]
释义:矫枉过正。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24、矫枉过当 [ jiǎo wǎng guò dāng ]
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四:“石公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枉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25、矫枉过直 [ jiǎo wǎng guò zhí ]
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26、矫世变俗 [ jiǎo shì biàn sú ]
释义: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27、矫枉过中 [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
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出处:唐·张说《吊陈司马书》:“矫枉过中,斯害也已。”
28、矫世励俗 [ jiǎo shì lì sú ]
释义: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出处: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29、匡谬正俗 [ kuāng miù zhèng sú ]
释义: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出处: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30、匡其不逮 [ kuāng qí bù dǎi ]
释义: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出处:《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形容矫正问题的成语(42个)
••阅读 4112
形容矫正问题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处理问题的成语
安于泰山,冰解的破,冰解壤分,抽丁拔楔,抽薪止沸,出谋献策,唾手可得,德輶如毛,风檐寸晷,釜底抽薪,驾轻就熟,节节胜利,经史百家,酒醉饭饱,举手之劳,举手投足,举重若轻,来之不易,难于上天,轻而易举,轻车熟路,如汤沃雪,势如破竹,十拿九稳,…
形容生活中难题的成语
聱牙诎曲,百孔千疮,冰解冻释,博大精深,不名一文,步履维艰,长风破浪,沉吟不决,沉吟未决,赤贫如洗,此问彼难,打破饭碗,倒悬之危,倒悬之急,多灾多难,发引千钧,奋发图强,奋勇前进,风云万变,风起云涌,各种各样,拐弯抹角,冠冕堂皇,佹得佹失,…
形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语
不务正业,补偏救弊,补阙挂漏,端本正源,幡然悔悟,负荆请罪,改邪归正,回心转意,回头是岸,悔过自新,矫世变俗,苦海无边,浪子回头,迷途知返,拍案惊奇,弃恶从善,弃旧图新,迁善改过,清源正本,肉袒负荆,生死轮回,痛改前非,退藏于密,洗心革面,…
形容不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成语
隔靴搔痒,救火扬沸,绝薪止火,蜻蜓点水,无关痛痒,无足轻重,治标不治本,扬汤止沸
形容房漂亮标题的成语
雕栏玉砌,顶天立地,高耸入云,钩心斗角,金碧辉煌,空中楼阁,美轮美奂,气宇轩昂,琼楼玉宇
形容没有回答别人问题的成语
顾左右而言他,顾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形容存在问题的四字成语
百孔千疮,兵在精而不在多,兵连祸结,不着边际,大富大贵,大题小做,大题小作,答非所问,多事之秋,发引千钧,红叶之题,红叶题诗,悔之晚矣,继继存存,继继承承,俭存奢失,焦头烂额,借题发挥,接连不断,尽力而为,金榜题名,金题玉躞,离题万里,离题…
形容钱学森解决难题的成语
博采众议,不世之功,不可磨灭,不矜不伐,不耻下问,赤胆忠心,从谏如流,大公至正,大家风范,大智若愚,独树一帜,奋发图强,丰功伟绩,丰功伟烈,丰烈伟绩,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功成名就,功标青史,固执己见,光明正大,国尔忘家,汗马功劳,汗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