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孔千疮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
释义: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2、百巧千穷 [ bǎi qiǎo qiān qióng ]
释义: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出处: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3、不成三瓦 [ bù chéng sān wǎ ]
释义: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出处:《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
4、不绝于耳 [ bù jué yú ěr ]
释义: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5、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释义: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不忮不求 [ bù zhì bù qiú ]
释义: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出处:《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7、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8、八难三灾 [ bā nàn sān zāi ]
释义: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9、白璧三献 [ bái bì sān xiàn ]
释义: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出处:见《韩非子·和氏》。
10、百品千条 [ bǎi pǐn qiān tiáo ]
释义:指繁多的名目。
出处:《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订出雄雉头、鹤氅、白鹭縗,百品千条,无复穷已。”
11、百折千回 [ bǎi zhé qiān huí ]
释义: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出处: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
12、百拙千丑 [ bǎi zhuō qiān chǒu ]
释义:极言拙劣丑陋。
出处:宋·晓莹《罗湖野录·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13、百纵千随 [ bǎi zòng qiān suí ]
释义: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纵千随。“
14、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释义: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15、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16、不壹而三 [ bù yī ér sān ]
释义:指再三;多次。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18、超群出众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释义:指超出众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19、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20、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释义: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21、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释义: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22、大街小巷 [ dà jiē xiǎo xiàng ]
释义: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3、得其三昧 [ dé qí sān mèi ]
释义: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出处: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24、低三下四 [ dī sān xià sì ]
释义: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25、鼎足三分 [ dǐng zú sān fēn ]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26、读书三到 [ dú shū sān dào ]
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27、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28、鼎分三足 [ dǐng fēn sān zú ]
释义: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出处:《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29、二满三平 [ èr mǎn sān píng ]
释义: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出处: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30、二心三意 [ èr xīn sān yì ]
释义: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什么一什么三的成语(310个)
••阅读 593
什么一什么三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什么套路女生的成语
才子佳人,才貌双全,插圈弄套,郎才女貌,檀郎谢女,天造地设
描写惊讶的成语有什么
被宠若惊,匕鬯不惊,匕鬯无惊,边尘不惊,瞠目结舌,吃惊受怕,宠辱无惊,宠辱不惊,宠辱若惊,怵目惊心,触目惊心,大吃一惊,大惊失色,打草惊蛇,打草蛇惊,打鸭惊鸳鸯,打鸭惊鸳,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耽惊受怕,胆丧魂惊,躭惊受怕,吊胆惊心…
什么样的孔雀的成语
锦屏射雀,雀屏中选
形容跑得快的成语是什么
暴风骤雨,奔轶绝尘,奔逸绝尘,大步流星,风驰电赴,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快犊破车,快马加鞭,快马一鞭,狼狈为奸,老牛破车,雷厉风行,流星赶月,溜须拍马,灭景追风,年轻气盛,踢断门槛,蹄间三寻,蜗行牛步,旋乾转坤,逐日追风,追云逐电,…
文什么武什么的成语
安闲自得,吃喝玩乐,孔武有力,贪图安逸,天下太平,威武不屈,文修武备,文修武偃,文恬武嬉,文才武略,文武两全,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我武惟扬,武偃文修,偃武櫜兵,演武修文,耀武扬威,用武之地
什么软件有好的成语
洛阳纸贵,盲人摸象,退避三舍,亡羊补牢,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形容耳朵像什么的成语
蔽明塞聪,蔽聪塞明,闭目塞听,闭目塞聪,闭明塞聪,不知不觉,不绝于耳,不闻不问,充耳不闻,盗钟掩耳,颠倒错乱,鼎铛有耳,杜耳恶闻,耳濡目击,耳染目濡,耳听心受,耳提面命,耳后生风,耳习目染,耳濡目染,耳满鼻满,耳濡目及,耳听八方,耳热眼花,…
列数字什么的成语叫作列数字
成千上万,三心二意,十全十美,八仙过海,五湖四海,一日千里,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