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敌力角气 [ dí lì jiǎo qì ]
释义:指以力气相斗。
出处:汉·王充《论衡·譋时》:“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
2、非昔是今 [ fēi xī shì jīn ]
释义: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3、干名采誉 [ gān míng cǎi yù ]
释义: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汉书·终军传》:“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4、工力悉敌 [ gōng lì xī dí ]
释义: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5、果然如此 [ guǒ rán rú cǐ ]
释义: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6、火灭烟消 [ huǒ miè yān xiāo ]
释义: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出处: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7、河清海竭 [ hé qīng hǎi jié ]
释义: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出处:《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8、节用裕民 [ jié yòng yù mín ]
释义: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9、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10、今夕何夕 [ jīn xī hé xī ]
释义: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指此是良辰。
出处:《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11、竭诚尽节 [ jié chéng jìn jié ]
释义: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出处:汉·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
12、困而不学 [ kùn ér bù xué ]
释义: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面朋口友 [ miàn péng kǒu yǒu ]
释义:指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
14、民安国泰 [ mín ān guó tài ]
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5、戚戚具尔 [ qī qī jù ěr ]
释义: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出处:《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16、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释义: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17、惹事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18、石心木肠 [ shí xīn mù cháng ]
释义: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19、神色张皇 [ shén sè zhāng huáng ]
释义: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七十六回:“正在无可奈何,只听得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音,当差的已经回来,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进来,神色张皇,满头流汗。”
20、团头聚面 [ tuàn tóu jù miàn ]
释义: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合家俱到那园中石凳上坐下……团头聚面的说说笑笑,或是与儿子讲说些读过的书文,或是与女儿说些什么贤孝的古记。”
21、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ǎo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22、学贯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释义: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23、西子捧心 [ xī zǐ pěng xīn ]
释义: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24、消极怠工 [ xiāo jí dài gōng ]
释义: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五)消极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极起来,不做工作。”
25、友风子雨 [ yǒu fēng zǐ yǔ ]
释义: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盖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出处:《荀子·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26、雨沾云惹 [ yǔ zhān yún rě ]
释义:指男女情爱。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7、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释义: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28、肠肥脑满 [ cháng féi nǎo mǎn ]
释义: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29、隔岸观火 [ gé àn guān huǒ ]
释义: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30、令人起敬 [ lìng rén qǐ jìng ]
释义:使人产生敬意。
出处: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
形容教育扶贫的成语(41个)
••阅读 2833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教育人的成语
安详恭敬,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比屋可封,不可教训,不堪造就,不教之教,传道受业,春风化雨,断杼择邻,孟母三迁,蒙以养正,三迁之教,身教重于言教,世世代代,为人师表,弦歌之音,循循善诱,循循诱人,以身作则,懿言嘉行,因材施教,有风有…
形容把人教育的好的成语
安详恭敬,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比屋可封,不可教训,不堪造就,不教之教,晨钟暮鼓,传道受业,春风化雨,断杼择邻,福至心灵,画荻教子,教导有方,卷土重来,力争上游,励精图治,孟母三迁,蒙以养正,破釜沉舟,前车之鉴,三迁之教,上行下效,…
形容孩子教育家长的成语
爱非其道,不教之教,才高八斗,春风化雨,滴水穿石,断杼择邻,反面教员,废寝忘食,讽一劝百,父严子孝,福至心灵,个人主义,后继有人,画荻教子,家无二主,教导有方,竭尽全力,尽心尽力,举一反三,励精图治,屡教不改,埋头苦干,孟母三迁,蒙以养正,…
形容对小孩子教育的成语
爱非其道,白叟黄童,冰雪聪明,才子佳人,晨钟暮鼓,齿白唇红,聪明伶俐,道头知尾,豆蔻年华,耳不离腮,发愤图强,粉妆玉琢,粉妆玉砌,傅粉何郎,妇人孺子,父严子孝,福至心灵,肤如凝脂,浩然正气,何郎傅粉,虎头虎脑,画荻教子,黄口小儿,黄口孺子,…
用来形容教育的成语
安详恭敬,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比屋可封,不厌其烦,不可教训,不吝赐教,不堪造就,不教之教,传道受业,春风化雨,春风风人,栋梁之才,断杼择邻,反面教员,讽一劝百,父严子孝,福至心灵,画荻教子,换骨脱胎,教导有方,科班出身,累教不改,…
形容教育特点的成语
安详恭敬,白首北面,百世之师,百年树人,弊车羸马,比屋可封,不可教训,不堪造就,不屈不挠,不教之教,才高八斗,传道受业,春风中坐,春风化雨,断杼择邻,耳提面命,反面教员,废寝忘食,讽一劝百,父严子孝,好逸恶劳,和蔼可亲,后继有人,画荻教子,…
形容男人教育孩子的成语
父严子孝,画荻教子,精忠报国,哭哭啼啼,眉开眼笑,三迁之教,书声琅琅,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循循善诱,宜室宜家,有风有化,浮生六记,以荻画地,相夫教子
形容老师不厌其烦的教育孩子的成语
循循善诱,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