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2、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3、班门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4、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释义: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5、不胫而走 [ bù jìng ér zǒu ]
释义: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6、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7、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释义: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8、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9、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0、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11、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释义: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12、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13、灯红酒绿 [ dēng hóng jiǔ lǜ ]
释义: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14、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释义: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15、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ēn yáo ]
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16、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17、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释义: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18、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释义: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19、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释义: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0、得意扬扬 [ dé yì yáng yáng ]
释义: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1、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释义: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22、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释义: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23、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释义: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24、肥头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释义: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25、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释义:丰:大。伟大的功绩。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26、风卷残云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释义: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27、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28、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释义: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29、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0、风烛残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释义: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含有拟人手法的成语(188个)
••阅读 3114
含有拟人手法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熟练的含有手字成语
不徐不疾,重归于好,出手得卢,唾手可得,行家里手,拿手好戏,情同手足,人手一册,手不释卷,手到擒来,手忙脚乱,手到病除,信手拈来,心手相应,心灵手巧,心狠手辣,心闲手敏,袖手旁观,眼疾手快,依依不舍,第一把手,得心应手,握手言欢,与子偕老
含有手形容非常擅长的成语
出手得卢,唾手可得,丹青妙手,独擅胜场,反手可得,翻手为云,各有所长,各擅胜场,鬼斧神工,鬼工神力,行家里手,回春妙手,尽其所长,举手之劳,看家本领,看家本事,刻雾裁风,妙手回春,妙手偶得,目无全牛,拿手好戏,能歌善舞,能言善辩,能谋善断,…
含有手的成语形容高兴到极点
得意忘形,欢欣鼓舞,欢天喜地,慌手忙脚,慌手慌脚,举手加额,举手相庆,妙手回春,拍手称快,情同手足,手不释卷,手忙脚乱,手到病除,手疾眼快,手舞足蹈,束手无策,束手束脚,心慕手追,心灵手巧,心狠手辣,兴高采烈,袖手旁观,眼疾手快,一手遮天,…
形容闹市含有贬义的成语
大彻大悟,大摇大摆,大隐朝市,归之如市,过市招摇,摩肩接踵,人心所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招摇过市
敏捷含有手字的成语
重归于好,慌手忙脚,妙手回春,情同手足,手不释卷,手到擒来,手忙脚乱,手舞足蹈,束手就擒,束手无策,心灵手巧,心狠手辣,袖手旁观,眼疾手快,一手遮天,不择手段,得心应手,握手言欢
含有马字的成语形容声势大
成千上万,冲锋陷阵,风车雨马,风车云马,难解难分,排山倒海,拍案惊奇,千兵万马,千军万马,声势浩大,势不可当,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万马奔腾,一成一旅,一马平川,波澜壮阔
含有文形容文思敏捷的成语
长篇大论,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刻烛成诗,妙笔生花,生花妙笔,思如涌泉,思若涌泉,脱口而出,文思敏捷,下笔千言,眼疾手快,倚马可待
含有手的成语大全形容高贵
独具匠心,富丽堂皇,肤如凝脂,恭恭敬敬,光芒四射,光采夺目,空谷幽兰,美人迟暮,名扬四海,明眸皓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翩翩起舞,翩若惊鸿,气宇轩昂,恰到好处,千娇百媚,沁人心脾,取之不尽,书生气十足,泰然自若,温文尔雅,信手拈来,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