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置可否 [ bù zhì kě fǒu ]
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2、胆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释义: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晦盲否塞 [ huì máng pǐ sè ]
释义: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4、进退可否 [ jìn tuì kě fǒu ]
释义: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5、否极泰来 [ pǐ jí tài lái ]
释义: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6、否极泰回 [ pǐ jí tài huí ]
释义: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同“否极泰来”。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7、否极阳回 [ pǐ jí yáng huí ]
释义:犹言否极泰来。《泰》卦内阳而外阴,故称阳。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8、否去泰来 [ pǐ qù tài lái ]
释义: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出处: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9、否往泰来 [ pǐ wǎng tài lái ]
释义: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同“否去泰来”。
出处: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10、否终复泰 [ pǐ zhōng fù tài ]
释义:指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出处:《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11、人涉卬否 [ rén shè áng fǒu ]
释义: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出处:《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
12、矢口否认 [ shǐ kǒu fǒu rèn ]
释义: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为着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认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13、屯蹶否塞 [ tún juě fǒu sāi ]
释义: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出处: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14、唯唯否否 [ wěi wěi fǒu fǒu ]
释义: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指梁邱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15、无所可否 [ wú suǒ kě fǒu ]
释义:不赞同也不反对。
出处: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16、献可替否 [ xiàn kě tì fǒu ]
释义: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
17、献替可否 [ xiàn tì kě fǒu ]
释义: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出处:《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18、一口咬定 [ yī kǒu yǎo dìng ]
释义: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19、臧否人物 [ zāng pǐ rén wù ]
释义: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出处:《晋书·阮籍传》:“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20、陟罚臧否 [ zhì fá zāng pǐ ]
释义:赏罚褒贬。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1、进可替否 [ jìn kě tì fǒu ]
释义: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22、泰极而否 [ tài jí ér pǐ ]
释义: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出处:唐 刘禹锡《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
23、泰来否极 [ tai lái fǒu jí ]
释义: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坏卦。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
出处: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转化,泰来犹否极。”
24、泰来否往 [ tài lái pǐ wǎng ]
释义: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25、否终则泰 [ pǐ zhōng zé tài ]
释义: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出处:《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26、赏善罚恶 [ shǎng shàn fá è ]
释义: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出处: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27、赏善罚否 [ shǎng shàn fá fǒu ]
释义: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同“赏善罚恶”。
出处:《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赏善罚否,宽猛协中。”
28、否终斯泰 [ pǐ zhōng sī tài ]
释义: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29、不可置否 [ bù kě zhì fǒu ]
释义:形容不可否认,不能做最后决定去否定掉!
30、无可否认 [ wú kě fǒu rèn ]
释义:不可能不承认
出处: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否的成语有哪些成语(38个)
••阅读 3178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比喻句的成语有哪些
爱财如命,伯仲之间,不差上下,不绝如缕,称心如意,臣门如市,春深似海,从善如流,大同小异,大智若愚,呆若木鸡,呆似木鸡,胆小如鼠,度日如年,对答如流,恩重如山,繁花似锦,骨瘦如柴,光阴似箭,归心似箭,好语似珠,侯门似海,画龙点睛,黄雀在后,…
表示引用的成语有哪些
独辟蹊径,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拾人涕唾,一言半语,标新立异
赞美小雨的成语有哪些
国泰民安,和风细雨,毛毛细雨,五谷丰登,细雨斜风,斜风细雨,雨过天青,雨过天晴,风调雨顺
关于描写露珠的成语有哪些
餐葩饮露,超凡脱俗,春露秋霜,春风雨露,电光朝露,浮云朝露,浑然一体,人生如朝露,身先朝露,危如朝露,危若朝露,饮露餐风,饮风餐露,玉楼金阙
带有反复的成语有哪些
变化无常,苍黄翻复,苍黄反复,晨秦暮楚,反复推敲,反复无常,暮四朝三,拈断髭须,庖丁解牛,三番四复,虽覆能复,运用自如,朝秦暮楚,得心应手
关于爱情幸福的成语有哪些
比翼双飞,儿女情长,海枯石烂,海誓山盟,花好月圆,举案齐眉,君子好逑,暮翠朝红,情投意合,情有独钟,情窦初开,青梅竹马,如胶似漆,若即若离,天作之合,天长地久,相亲相爱,心有灵犀,窈窕淑女,至死不渝,珠联璧合,心心相印,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表示真心的成语有哪些
赤心相待,丹心赤忱,腹心相照,甘败下风,肝胆照人,肝胆相向,肝胆相见,故作姿态,隳胆抽肠,假情假意,假意虚情,剪发待宾,矫揉造作,酒后吐真言,开心见诚,开心见肠,开心见胆,开诚相见,口服心服,抠心挖胆,款款之愚,悃愊无华,悃质无华,内疏外亲…
与旺字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不竭之府,春风得意,繁荣兴旺,六畜兴旺,麦穗两歧,拍案惊奇,热泪盈眶,人丁兴旺,神来气旺,五谷丰登,欣欣向荣,兴旺发达,运旺时盛,子孙后代,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