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懊悔无及 [ ào huǐ wú jí ]
释义:后悔已来不及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2、兵连祸结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释义: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3、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释义: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4、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释义: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5、反水不收 [ fǎn shuǐ bù shōu ]
释义: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6、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释义: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7、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释义: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8、后悔无及 [ hòu huǐ wú jí ]
释义: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9、悔过自新 [ huǐ guò zì xīn ]
释义: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10、悔恨交加 [ huǐ hèn jiāo jiā ]
释义: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既后悔又怨恨。形容非常懊悔痛心。
11、后悔莫及 [ hòu huǐ mò jí ]
释义: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12、后悔不及 [ hòu huǐ bù jí ]
释义: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13、何必当初 [ hé bì dāng chū ]
释义: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14、恨相见晚 [ hèn xiāng jiàn wǎn ]
释义: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15、嗟悔无及 [ jiē huǐ wú jí ]
释义: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16、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释义: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7、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释义: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19、亢极之悔 [ kàng jí zhī huǐ ]
释义: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出处:《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晋书·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20、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释义: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21、噬脐何及 [ shì qí hé jí ]
释义: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22、噬脐莫及 [ shì qí mò jí ]
释义: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23、死而无悔 [ sǐ ér wú huǐ ]
释义: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4、身先朝露 [ shēn xiān cháo lù ]
释义: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出处:《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25、噬脐无及 [ shì qí wú jí ]
释义:自咬腹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亦作“噬脐莫及”。
出处: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26、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释义: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27、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释义: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28、心腹之患 [ xīn fù zhī huàn ]
释义: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出处:《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29、学识渊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释义: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形容后悔的成语及意思是什么(51个)
••阅读 566
形容后悔的词语及意思是什么(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关于不好意思的成语
包羞忍耻,不好意思,惭凫企鹤,当之有愧,耳红面赤,汗颜无地,举止言谈,愧天怍人,老羞成怒,腼颜人世,面红耳赤,拿不出手,忸怩不安,扭扭捏捏,手足无措,叨在知己,羞羞答答,烟视媚行,自愧不如,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形容跑得快的成语是什么
暴风骤雨,奔轶绝尘,奔逸绝尘,大步流星,风驰电赴,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快犊破车,快马加鞭,快马一鞭,狼狈为奸,老牛破车,雷厉风行,流星赶月,溜须拍马,灭景追风,年轻气盛,踢断门槛,蹄间三寻,蜗行牛步,旋乾转坤,逐日追风,追云逐电,…
形容定要人后悔的成语
懊悔无及,懊悔莫及,抱恨终天,重新做人,翻然悔悟,何必当初,恨相知晚,恨相见晚,后悔莫及,后悔无及,后悔不及,后悔何及,悔不当初,悔之无及,悔之不及,悔之晚矣,悔恨交加,悔过自新,悔读南华,嗟悔无及,九死不悔,九死未悔,搔耳捶胸,噬脐何及,…
同样成语比较的两个意思
白日做梦,百读不厌,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持之以恒,痴心妄想,出类拔萃,唾手可得,刺骨悬梁,弹无虚发,倒背如流,滴水成冰,多如牛毛,多此一举,丰姿绰约,风声鹤唳,风姿绰约,俯拾即是,抚掌大笑,福星高照,改天换地,改邪归正,狗仗人势,固执己见,…
形容思乡的成语是什么
归心似箭,归去来兮,怀乡之情,怀土之情,魂牵梦萦,落叶归根,每逢佳节倍思亲,夙兴夜寐,望眼欲穿,望穿秋水,乡土难离,朝思暮想,背井离乡,莼鲈之思
心里难受的后悔的成语
懊悔无及,懊悔莫及,抱恨终天,何必当初,恨相知晚,恨相见晚,拍案惊奇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的成语意思
爱民如子,案无留牍,传为佳话,感恩戴德,平易近人,清正廉明,兢兢业业,两袖清风
不好意思打扰的成语
难于启齿,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