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霄耸壑 [ áng xiāo sǒng hè ]
释义: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凌霄花》卷三十四:“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2、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6、不栉进士 [ bù zhì jìn shì ]
释义: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处:唐·刘讷言《谐喙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7、博览古今 [ bó lǎn gǔ jīn ]
释义: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8、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9、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释义: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0、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11、出师不利 [ chū shī bù lì ]
释义: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12、垂范百世 [ chuí fàn bǎi shì ]
释义: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出处: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13、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4、成佛作祖 [ chéng fó zuò zǔ ]
释义: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15、出一头地 [ chū yī tóu dì ]
释义: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16、达官贵人 [ dá guān guì rén ]
释义: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17、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释义: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18、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9、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0、殚见洽闻 [ dān jiàn qià wén ]
释义: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21、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22、登峰造极 [ dēng fēng zào jí ]
释义: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23、登高一呼 [ dēng gāo yī hū ]
释义: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24、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5、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6、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释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27、钝学累功 [ dùn xué lěi gōng ]
释义: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28、多见广识 [ duō jiàn guǎng shí ]
释义:见闻多,知识广。
出处:《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29、丰功伟绩 [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释义:丰:大。伟大的功绩。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30、奉为楷模 [ fèng wéi kǎi mó ]
释义: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形容人有成就的词语(8个)
- 人凭志气虎凭威人靠的是志气,老虎凭的是威风。形容人必须有志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 夺戴凭席原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过他人。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 巧能成事巧:灵巧、机敏。灵巧机敏能成就事业。
- 日进有功日:天;进:上进;功:成就。天天上进就会成功。指学术、技艺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中取得的。
- 立业成家在事业上或家业上有所成就。
- 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 飞必冲天一飞起来,就必定会冲上青天。比喻不干则已,一干就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