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目塞听 [ bì mù sè tīng ]
释义: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2、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释义: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3、才蔽识浅 [ cái bì shí qiǎn ]
释义: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出处: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
4、短见薄识 [ duǎn jiàn bó shí ]
释义:指见识短浅。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5、斗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释义: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6、耳目闭塞 [ ěr mù bì sāi ]
释义: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7、凡才浅识 [ fán cái qiǎn shí ]
释义: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出处: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8、肤见谫识 [ fū jiàn jiǎn shí ]
释义:浅陋的见识。
出处:明·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谫识,管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
9、寡见少闻 [ guǎ jiàn shǎo wén ]
释义: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10、寡闻少见 [ guǎ wén shǎo jiàn ]
释义: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
11、管窥筐举 [ guǎn kuī kuāng jǔ ]
释义: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三国志·蜀书·?正传》:“子虽光丽,既美且绝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12、管窥蠡测 [ guǎn kuī lǐ cè ]
释义: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3、寒腹短识 [ hán fù duǎn shí ]
释义: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
14、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5、井蛙之见 [ jǐng wā zhī jiàn ]
释义: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6、蠡测管窥 [ lǐ cè guǎn kuī ]
释义: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7、蠡酌管窥 [ lǐ zhuó guǎn kuī ]
释义: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卷:“蠡酌管窥,一至于此。”
18、肉眼愚眉 [ ròu yǎn yú méi ]
释义:比喻见识浅陋。
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19、少见多怪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释义: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出处:《抱朴子·神仙》:“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汉·牟融《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20、神通广大 [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释义: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21、虱处裈中 [ shī chǔ kūn zhōng ]
释义:裈: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出处: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
22、蜀犬吠日 [ shǔ quǎn fèi rì ]
释义: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23、寻章摘句 [ xún zhāng zhāi jù ]
释义: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4、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释义: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25、坐井观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释义: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6、蝉不知雪 [ chán bù zhī xuě ]
释义: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出处: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27、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释义: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28、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释义: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出处: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29、区闻陬见 [ qū wén zōu jiàn ]
释义: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30、一叶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形容人见识短的成语(40个)
••阅读 1688
形容人见识短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没有什么见识的成语
闭目塞听,不闻不问,才疏学浅,蝉不知雪,初出茅庐,初露锋芒,初露头角,孤陋寡闻,黄口孺子,井底之蛙,井蛙之见,驹齿未落,口尚乳臭,目光短浅,目光如豆,年幼无知,浅尝辄止,浅见寡识,乳臭未干,少不更事,少见多怪,蜀犬吠日,鼠目寸光,新来乍到,…
形容小孩没见识的成语
黄口孺子,两小无猜,天真无邪,童言无忌
形容美好的时间很短的成语
变化无常,喘息未定,光阴似箭,日不暇给,日月如梭,稍纵即逝,逝者如斯,瞬息万变,弹指之间,昙花一现,一去不返,一弹指顷,一时半晌
形容时间很短的成语有日月
爱日惜力,白驹过隙,百代过客,阪上走丸,变化无常,不舍昼夜,迟日旷久,喘息未定,喘息之间,寸阴尺璧,电光石火,斗转星移,飞针走线,风驰电掣,俯仰之间,亘古通今,古今中外,光阴似箭,光阴荏苒,光阴如箭,寒来暑往,恍若隔世,积年累月,积日累月,…
形容事物时间很短的成语
变化无常,喘息未定,电光石火,光阴似箭,好景不常,日不暇给,日月如梭,稍纵即逝,逝者如斯,瞬息万变,弹指之间,昙花一现,一去不返,一弹指顷,一时半晌,转瞬即逝
形容见识短的四字成语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目光如豆,鼠目寸光,胸无大志
形容见识渊博见多识广的成语
博大精深,博学多才,博学多识,博学多闻,博物多闻,博览群书,博识洽闻,博洽多闻,博闻强识,博闻多识,才高八斗,才高识远,大方之家,殚见洽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见广识,多闻阙疑,广见洽闻,闳览博物,恢奇多闻,驾轻就熟,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形容一眨眼时间短的四字成语大全
白驹过隙,风驰电掣,光阴似箭,雷厉风行,日月如梭,一日千里,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