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室不欺 [ àn shì bù qī ]
释义: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2、不愧屋漏 [ bù kuì wū lòu ]
释义: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3、不欺暗室 [ bù qī àn shì ]
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4、百世之师 [ bǎi shì zhī shī ]
释义: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5、不识好歹 [ bù shí hǎo dǎi ]
释义: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出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阿姐]方才告诉我许多话,说你不识好歹,放着鹅毛不知轻,顶着磨子不知重,心下好生不悦。”
6、持正不阿 [ chí zhèng bù ā ]
释义: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7、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8、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9、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10、德艺双馨 [ dé yì shuāng xīn ]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11、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释义: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12、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释义: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13、德隆望重 [ dé lóng wàng zhòng ]
释义: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14、德隆望尊 [ dé lóng wàng zūn ]
释义:犹言德高望重。同“德隆望重”。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5、阿意取容 [ ē yì qǔ róng ]
释义:指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出处:《南史·孝义传下·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16、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7、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释义: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18、奉公不阿 [ fèng gōng bù ē ]
释义: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出处:《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19、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20、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释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21、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释义: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22、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23、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24、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25、国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释义: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26、寒花晚节 [ hán huā wǎn jié ]
释义: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27、浩然之气 [ hào rán zhī qì ]
释义: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8、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9、怀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释义: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30、蕙心纨质 [ huì xīn wán zhì ]
释义: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形容老师人品德高尚的成语(120个)
••阅读 276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老师毫无责任感的成语大全
粗心大意,胡作非为,鲁莽灭裂,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唯所欲为,心不在焉,说三道四
形容老师准备上课的成语大全
百世之师,冰寒于水,才高八斗,春风化雨,废寝忘食,和蔼可亲,后继有人,教无常师,教导有方,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良工心苦,良师益友,良师诤友,埋头苦干,门墙桃李,默默无闻,能者为师,呕心沥血,潜移默化,勤勤恳恳,青蓝冰水,世世代代,师严道尊,…
形容绘画教的好老师成语大全
博学多识,才高八斗,春风化雨,废寝忘食,和蔼可亲,后继有人,教无常师,教导有方,接连不断,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慷慨激昂,良工心苦,良师益友,埋头苦干,门墙桃李,妙语连珠,默默无闻,能者为师,呕心沥血,潜移默化,勤勤恳恳,上天下地,深入浅出,…
形容老师有活力的成语大全
春风化雨,光芒四射,活灵活现,龙精虎猛,龙马精神,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形容一个人想当老师的梦想的成语大全
固执己见,好为人师,津津有味,密不可分,默默无闻,师心自用,为人师表,心比天高,许许多多,言传身教,永不磨灭,自以为是,心想事成
形容老师的二字成语大全
百年树人,春风化雨,废寝忘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糊里糊涂,教导有方,鞠躬尽瘁,良师益友,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平易近人,桃李满天下,为人师表,文质彬彬,文过饰非,温文尔雅,无微不至,信以为真,学识渊博,循循善诱,鸦雀无声,一意孤行,有教无类…
形容老师亲近学生的成语大全
白头到老,百年偕老,宝刀未老,不二之老,才高八斗,长天老日,长生不老,长春不老,春风化雨,存恤耆老,废寝忘食,归老林泉,归老菟裘,贵壮贱老,和风细雨,后顾之忧,后继有人,家贫亲老,教无常师,教学相长,教导有方,尽心尽力,鞠躬尽瘁,空心老官,…
形容老师准备的充分的成语大全
百无一失,必操胜券,笃定泰山,决胜千里,厉兵秣马,事预则立,十拿九稳,万无一失,未雨绸缪,稳扎稳打,稳操胜券,有备无患,百发百中,高瞻远瞩,胸有成竹,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