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
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2、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3、暗淡无光 [ àn dàn wú guāng ]
释义: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处: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4、暗绿稀红 [ àn lǜ xī hóng ]
释义: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况当残春初夏之时,正值暗绿稀红之候,顿起愁绪,怎生消闷怀?”
5、八街九陌 [ bā jiē jiǔ mò ]
释义: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出处:《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6、巴山夜雨 [ bā shān yè yǔ ]
释义: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7、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8、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释义: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9、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释义: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10、百卉千葩 [ bǎi huì qiān pā ]
释义: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11、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12、不可捉摸 [ bù kě zhuō mō ]
释义: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13、白草黄云 [ bái cǎo huáng yún ]
释义: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出处: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14、兵慌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15、嘲风弄月 [ cháo fēng nòng yuè ]
释义: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16、嘲风咏月 [ cháo fēng yǒng yuè ]
释义: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1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8、迟暮之年 [ chí mù zhī nián ]
释义: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19、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释义: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20、触景生情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释义: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21、疮痍满目 [ chuāng yí mǎn mù ]
释义: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22、春回大地 [ chūn huí dà dì ]
释义: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23、春色满园 [ chūn sè mǎn yuán ]
释义: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4、春光明媚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25、春露秋霜 [ chūn lù qiū shuāng ]
释义: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26、春和景明 [ chūn hé jǐng míng ]
释义: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7、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28、草木萧疏 [ cǎo mù xiāo shū ]
释义: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29、愁云惨淡 [ chóu yún cǎn dàn ]
释义: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0、簇锦团花 [ cù jǐn tuán huā ]
释义: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正出朝门,恰遇知心好友,现做太尉,叫做哈麻,领着一班女乐,都穿着绝样簇锦团花白寿衣,都戴着七星摇拽堕马妆角髻,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约有五十余人进宫而来。”
描写景象的成语有(347个)
••阅读 2997
描写景象的词语有(10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雪后景象的成语
傲雪凌霜,傲霜斗雪,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寒于水,冰肌雪肠,冰魂雪魄,春冰虎尾,大雪纷飞,鹅毛大雪,粉妆玉琢,粉装玉琢,粉妆玉砌,粉妆银砌,风雪交加,冷若冰霜,凛若冰霜,囊萤映雪,岁暮天寒,天寒地冻,雪中送炭,雪上加霜,雪窖冰天,…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成语是
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朝晖夕阴
描写秋天田野里丰收景象的成语
草木黄落,春兰秋菊,春华秋实,春花秋月,登山临水,浮瓜沉李,管中窥豹,桂子飘香,金风送爽,连篇累牍,麦穗两歧,年丰时稔,婆娑起舞,秋风过耳,秋高气爽,穰穰满家,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似曾相识,五谷丰熟,五谷丰登,一叶知秋,一年四季,天高云淡,…
描写冬季景象的成语
傲雪凌霜,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冰天雪窑,冰山难靠,冰寒于水,冰清玉洁,冰雪聪明,冰魂雪魄,橙黄橘绿,春冰虎尾,春寒料峭,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冬温夏清,冬裘夏葛,冬日夏云,鹅毛大雪,粉妆玉砌,风刀霜剑,风雨凄凄,风雪交加,寒冬腊月,寒蝉凄切,…
春节的热闹景象的成语
挨肩擦背,白驹过隙,比肩叠踵,不拘形迹,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春回大地,此起彼伏,灯火辉煌,电光石火,峨峨洋洋,繁文缛节,沸沸扬扬,风风火火,风驰电掣,干干净净,高高兴兴,歌舞升平,鼓乐齐鸣,鼓乐喧天,鼓腹含和,红红火火,花花世界,欢呼鼓舞,…
描写丰收景象的成语短
仓箱可期,车水马龙,橙黄橘绿,大有希望,丰年稔岁,金风送爽,两歧麦秀,麦穗两歧,麦秀两歧,麦秀两岐,年丰时稔,年丰岁稔,穰穰满家,人欢马叫,瑞雪兆丰年,时和岁稔,时和年丰,硕果累累,岁物丰成,岁丰年稔,岁稔年丰,太平盛世,五谷丰熟,五谷丰登…
描写暴雨前景象的成语
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雨欲来,彤云密布,飞沙走石,乌云密布
描写现代城市繁华景象的成语
八街九陌,宝珠市饼,杯弓市虎,奔走如市,闭关绝市,不舍昼夜,不设城府,草莽之臣,姹紫嫣红,搀行夺市,车水马龙,车龙马水,臣门如市,城门鱼殃,川流不息,大摇大摆,大街小巷,大行大市,箪食瓢饮,灯火辉煌,灯红酒绿,东市朝衣,纷至沓来,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