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而不伤 [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3、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释义: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4、哀毁瘠立 [ āi huǐ jī lì ]
释义: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瘠立,极尽半子之谊。”
5、触目恸心 [ chù mù tòng xīn ]
释义: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6、怆地呼天 [ chuàng dì hū tiān ]
释义: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7、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释义: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8、触目崩心 [ chù mù bēng xīn ]
释义: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9、触物伤情 [ chù wù shāng qíng ]
释义: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
出处: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10、捶胸跌脚 [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11、捶胸跌足 [ chuí xiōng diē zú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
12、捶胸顿脚 [ chuí xiōng dùn jiǎo ]
释义: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13、风木含悲 [ fēng mù hán bēi ]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14、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释义: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15、狐死兔泣 [ hú sǐ tù qì ]
释义: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16、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17、回肠九转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释义: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18、呼天号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释义: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19、呼天唤地 [ hū tiān huàn dì ]
释义: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20、回肠百转 [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
释义: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出处: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21、疾首痛心 [ jí shǒu tòng xīn ]
释义: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22、乐极生悲 [ lè jí shēng bēi ]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23、哀喜交并 [ āi xǐ jiāo bìng ]
释义: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24、剖肝泣血 [ pōu gān qì xuè ]
释义: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25、捧心西子 [ pěng xīn xī zǐ ]
释义: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
26、万全之策 [ wàn quán zhī cè ]
释义:策:计策、办法。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出处:《韩非子·饰邪》:“而道法万全,智能多失。夫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27、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释义: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28、心如刀绞 [ xīn rú dāo jiǎo ]
释义: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29、心如刀锉 [ xīn rú dāo cuò ]
释义: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周文质《蝶恋花·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30、心如刀搅 [ xīn rú dāo jiǎo ]
释义: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汤氏《赛鸿秋·北》套曲:“废了经史,弃了霜毫,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额似锥剜,心如刀搅,无语寂寥。”
形容很心痛很难过的成语(53个)
••阅读 3059
形容很心痛很难过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心软心痛的成语
举棋不定,模棱两可,平易近人,心活面软,心软意活,优柔寡断
表达亲人离去那种心痛的成语
抱璞泣血,惨无人理,惨不忍言,愁云惨雾,愁云惨淡,愁眉苦脸,触目伤怀,额蹙心痛,击筑悲歌,疾首痛心,惊心悲魄,惊心惨目,乐极悲来,泪干肠断,泪如泉滴,绿惨红销,绿惨红愁,目断魂销,切肤之痛,人琴两亡,人琴俱亡,人琴俱逝,如丧考妣,若丧考妣,…
描写人物内心痛苦的成语
哀哀欲绝,爱别离苦,按捺不住,黯然伤神,黯然销魂,百般折磨,悲从中来,悲愤填膺,悲痛欲绝,剥肤之痛,剥床以肤,诚心诚意,愁眉苦脸,愁肠百结,椎心泣血,春风得意,寸心如割,胆战心慌,翻来覆去,肝肠寸断,哽咽难言,哽咽难鸣,归心似箭,嚎啕大哭,…
描写心痛感觉的成语
黯然失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悲天悯人,惨不忍睹,惨淡经营,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触目伤怀,捶胸顿足,多愁善感,肝肠寸断,泪流满面,切肤之痛,人琴俱亡,如丧考妣,痛不欲生,痛定思痛,痛心疾首,万念俱灰,心如刀割,心烦意乱,一筹莫展,以泪洗面,…
安慰伤心难过的成语
哀痛欲绝,黯然销魂,百感交集,抱头大哭,抱头痛哭,抱璞泣血,悲天悯人,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惨不忍睹,愁眉苦脸,愁眉不展,触目伤心,触目伤怀,大失所望,大放悲声,动人心弦,多愁善感,额蹙心痛,感人肺腑,感同身受,感恩戴德,感激涕零,肝肠寸断,…
写心情难过感受的成语
爱别离苦,黯然失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悲天悯人,悲痛欲绝,剥肤之痛,剥床及肤,不能自拔,惨不忍睹,惨淡经营,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苍生涂炭,缠绵悱恻,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泪眼,楚楚可怜,触目伤怀,创巨痛深,捶胸顿足,摧心剖肝,大发雷霆,…
思念孩子心痛的成语
爱贤念旧,白云青舍,白云孤飞,杯圈之思,别易会难,春树暮云,代马不思越,颠倒错乱,睹物思人,翻肠搅肚,凤愁鸾怨,风木之思,甘心情愿,甘心首疾,羹墙之思,归正守丘,寒泉之思,鹤唳华亭,狐死首丘,魂牵梦萦,魂劳梦断,魂驰梦想,蒹葭之思,举踵思慕…
形容心痛的优美成语
黯然魂销,黯然销魂,悲不自胜,悲痛欲绝,愁眉苦脸,触目恸心,怆地呼天,捶胸顿足,摧心剖肝,悼心失图,风木之悲,风木含悲,肝肠寸断,呼天抢地,狐死兔泣,狐兔之悲,老泪纵横,乐极悲生,乐极生悲,乐极则悲,泪流满面,泪如泉涌,美人迟暮,呕心抽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