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2、瞋目切齿 [ chēn mù qiè chǐ ]
释义: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3、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4、发指眦裂 [ fà zhǐ zì liè ]
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愤愤不平 [ fèn fèn bù píng ]
释义: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6、忿然作色 [ fèn rán zuò sè ]
释义: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
7、艴然不悦 [ fú rán bù yuè ]
释义: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出处: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8、敢怒敢言 [ gǎn nù gǎn yán ]
释义: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9、赫然而怒 [ hè rán ér nù ]
释义: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10、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11、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2、戟指怒目 [ jǐ zhǐ nǔ zhāng ]
释义: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13、雷嗔电怒 [ léi chēn diàn nù ]
释义:暴怒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14、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wàn j ]
释义: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15、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释义: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16、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释义: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17、怒发冲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8、怒火中烧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释义: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19、怒猊渴骥 [ nù ní kě jì ]
释义: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20、怒气冲天 [ nù qì chōng tiān ]
释义: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21、怒火冲天 [ nù huǒ chōng tiān ]
释义: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22、怒气冲冲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释义:盛怒的样子。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23、怒气填胸 [ nù qì tián xiōng ]
释义: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24、七窍生烟 [ qī qiào shēng yān ]
释义: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说罢,悻悻然转出来。把邓氏气得七窍生烟,觉得脑中一涌,喉里作动,旋吐出鲜血来。”
25、天怒人怨 [ tiān nù rén yuàn ]
释义: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27、暴跳如雷 [ bào tiào rú léi ]
释义: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28、狂风怒号 [ kuáng fēng nù háo ]
释义: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9、令人发指 [ lìng rén fà zhǐ ]
释义: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30、勃然变色 [ bó rán biàn sè ]
释义: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形容怒气特别大用什么成语(33个)
••阅读 178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特别满意对方的成语大全
苍白无力,不可捉摸,不好意思,不知不觉,不知所措,差强人意,称心如意,称心满意,春风得意,大吃一惊,大喝一声,大好河山,得意门生,得意之作,东张西望,夺眶而出,发人深省,付之一叹,鬼哭狼嚎,毫不相干,会心一笑,骄傲自大,骄傲自满,皆大欢喜,…
形容花很香的有什么成语大全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百花生日,傍花随柳,笔下生花,遍地开花,波罗奢花,不绝如缕,步步莲花,残花败柳,宠柳娇花,穿花纳锦,吹花嚼蕊,春暖花开,翠竹黄花,洞房花烛,斗艳争芳,婀娜多姿,繁花似锦,分花拂柳,芬芳馥郁,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古色古香,…
形容画功特别精湛传神的成语大全
大显神通,丹青过实,点屏成蝇,斗笋合缝,斗榫合缝,独具慧眼,独擅胜场,贯虱穿杨,广大神通,鬼刻神劖,鬼功神力,鬼斧神工,换斗移星,活灵活现,活龙活现,箭不虚发,矫矫不群,金鎞刮膜,刻楮功巧,良工巧匠,妙手偶得,妙策如神,妙手天成,能人巧匠,…
什么样的表演成语大全填形容词
不切实际,出神入化,大开眼界,粉墨登场,逢场作戏,风韵犹存,歌舞升平,宏伟壮观,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活神活现,假戏真做,精妙入神,经久不息,扣人心弦,另辟蹊径,乱坠天花,卖弄风骚,眉开眼笑,眉飞色舞,美轮美奂,拍手叫好,拍案叫绝,气势磅礴,…
形容什么病吃什么药的成语大全
不治之症,回天乏术,回天无力,蔓草难除,病入膏肓,对症下药
形容亲朋好友特别关心的成语大全
白首同归,促膝谈心,道义之交,风雨同舟,关怀备至,恨相知晚,漠不关心,莫逆之交,亲密无间,倾盖如故,情同手足,情深似海,深情厚意,深情厚谊,同甘共苦,无微不至,无所不至,肝胆相照,推心置腹,志同道合
有什么形容人帅的成语大全
昂藏七尺,百折不回,闭月羞花,彪形大汉,博学多才,才貌双全,才高八斗,才貌双绝,惨绿少年,藏龙卧虎,城北徐公,出口成章,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唇红齿白,大显神通,德艺双馨,弟男子侄,顶天立地,笃志好学,断袖之癖,断雁孤鸿,峨冠博带,蜂识莺猜,…
新中国的70年用什么成语大全形容
不可侵犯,聪明才智,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繁荣昌盛,风光旖旎,刮目相看,国富民强,国泰民安,锦绣河山,绿水青山,美不胜收,日新月异,山清水秀,太平盛世,万里长城,巍然屹立,兴旺发达,波澜壮阔,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地大物博,相濡以沫,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