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髀肉复生 [ bì ròu fù shēng ]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2、大仁大义 [ dà rén dà yì ]
释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3、放虎归山 [ fàng hǔ guī shān ]
释义: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4、弘毅宽厚 [ hóng yì kuān hòu ]
释义: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5、后患无穷 [ hòu huàn wú qióng ]
释义: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出处: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6、宽宏大量 [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7、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释义: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8、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9、弄假成真 [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
释义: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10、求贤如渴 [ qiú xián rú kě ]
释义: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11、柔能克刚 [ róu néng kè gāng ]
释义: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12、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3、三足鼎立 [ sān zú dǐng lì ]
释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14、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释义: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出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15、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释义: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16、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释义: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17、一笑置之 [ yī xiào zhì zhī ]
释义: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出处:宋·杨万里《观水叹》诗:“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18、犹豫不决 [ yóu yù bù jué ]
释义: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19、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释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20、严于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释义: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21、有借无还 [ yǒu jiè wú huán ]
释义: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出处: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22、纵虎归山 [ zòng hǔ guī shān ]
释义: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23、赤壁鏖兵 [ chì bì áo bīng ]
释义: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出处: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24、宽宏大度 [ kuān hóng dà dù ]
释义: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宏大度,何所不容。”
25、龙凤呈祥 [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
释义:指吉庆之事。
出处:《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26、龙蟠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释义: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27、笼络人心 [ lǒng luò rén xīn ]
释义:笼络:笼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具,引伸为用手段拉拢。耍弄手段,拉拢别人。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因为当时那元主,要笼络人心,访求宋朝遗逸,中外鞑官和一班反颜事敌的宋朝旧臣,都交章保荐谢枋得。”
28、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释义: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29、求田问舍 [ qiú tián wèn shě ]
释义: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30、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释义:安定、兴盛的时代。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形容三国刘备的词语(1个)
- 桃园结义1.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