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释义: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2、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3、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4、慌慌张张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释义: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5、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释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6、七上八下 [ qī shàng bā xià ]
释义: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7、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8、神思恍惚 [ shén sī huǎng hū ]
释义: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一者是心中不足,二者是神思恍惚,恰合眼父子相逢,正数说当年间阻,忽然的好梦惊回。”
9、神不收舍 [ shén bù shōu shě ]
释义: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同“神不守舍”。
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曰:‘此神不收舍,服以补剂,静心调养,自能安痊。’”
10、神不守舍 [ shén bù shǒu shě ]
释义: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11、神迷意夺 [ shén mí yì duó ]
释义:指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出处: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12、卧不安席 [ wò bù ān xí ]
释义: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13、心安理得 [ xīn ān lǐ dé ]
释义: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出处: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14、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释义: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15、心神恍惚 [ xīn shén huǎng hū ]
释义: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唐·无名氏《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16、心怀忐忑 [ xīn huái tǎn tè ]
释义: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17、心神不宁 [ xīn shén bù níng ]
释义: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么打寒噤呢?’”
18、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释义: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19、坐不安席 [ zuò bù ān xí ]
释义: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20、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释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21、坐卧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释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22、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释义: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23、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释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24、忐忑不定 [ tǎn tè bù dìng ]
释义:心神极为不安。同“忐忑不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
25、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释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6、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释义: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27、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释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28、如坐针毡 [ rú zuò zhēn zhān ]
释义: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29、卧不安枕 [ wò bù ān zhěn ]
释义: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然则带兵呢?成日里卧不安枕,食不甘味,又将如何?”
30、焦躁不安 [ jiāo zào bù ān ]
释义: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 躁:烦躁 焦:焦虑 安:平静
形容心神不安的四字成语(37个)
••阅读 3856
形容心神不安的四字词语(5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脚步声很轻的四字成语大全
步履如飞,步履维艰,步履蹒跚,大摇大摆,大步流星,跌跌撞撞,婀娜多姿,鹅行鸭步,非同小可,飞针走线,风驰电掣,高视阔步,光明正大,鬼鬼祟祟,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凌波微步,炉火纯青,默默无闻,捏手捏脚,蹑手蹑脚,悄无人声,悄无声息,轻手轻脚,…
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
轻而易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左萦右拂
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
赤胆忠心,大公无私,捐躯殉国,克己奉公,死得其所,为国捐躯,以身殉职,以身殉国,高风亮节,重于泰山
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明事理,穿云裂石,寂然无声,惊天动地,千千万万,人声鼎沸,身临其境,事半功倍,天震地骇,呜呼哀哉,响彻云表,响彻云际,响彻云霄,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哀天叫地,畅叫扬疾,大仁大义,大包大揽,大吃大喝,大吉大利,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大呼小叫,大哄大嗡,大吹大打,大喊大叫,大喊大吼,大富大贵,大开大合,大彻大悟,大恩大德,大慈大悲,大摇大摆,大是大非,大智大勇,大本大宗,大模大样,大澈大悟,…
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
苍翠欲滴,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绿草如茵,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银装素裹,郁郁葱葱,洁白无瑕
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明事理,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字正腔圆
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
欢喜冤家,奸夫淫妇,狼狈为奸,露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