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释义: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2、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释义: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3、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4、道貌凛然 [ dào mào lǐn rán ]
释义: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5、道貌俨然 [ dào mào yǎn rán ]
释义: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6、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7、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释义: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8、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9、假仁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释义: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10、酒肉朋友 [ jiǔ ròu péng yǒu ]
释义: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11、明推暗就 [ míng tuī àn jiù ]
释义: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12、虚与委蛇 [ xū yǔ wēi yí ]
释义: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13、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释义: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14、虚嘴掠舌 [ xū zuǐ lüè shé ]
释义:比喻花言巧语。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谁听你那虚嘴掠舌的?我到明日死了,你也舍不得我吧?”
15、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16、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释义: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17、装模作样 [ zhuāng mó zuò yàng ]
释义: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出处:宋·史浩《荆钗记传奇》:“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18、半推半就 [ bàn tuī bàn jiù ]
释义: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19、半真半假 [ bàn zhēn bàn jiǎ ]
释义: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出处: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半真半假乔摸样,宜嗔宜喜娇情况,知疼知热俏心肠。”
20、矫言伪行 [ jiǎo yán wěi xíng ]
释义: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
出处: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21、虚虚实实 [ xū xū shí shí ]
释义: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22、以假乱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释义: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23、暗度陈仓 [ àn dù chén cāng ]
释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24、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释义: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5、空头人情 [ kōng tóu rén qíng ]
释义:虚假的情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人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
26、虚誉欺人 [ xū yù qī rén ]
释义:誉:声誉,名誉。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
27、故作姿态 [ gù zuò zī tài ]
释义: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我就喜欢你这样。’我冲她背影嚷,‘不怕说实话,就怕故作姿态。’”
28、假情假意 [ jiǎ qíng jiǎ yì ]
释义:虚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实意
29、内疏外亲 [ nèi shū wài qīn ]
释义: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曾子曰:‘内疏而外亲。’”
30、矫饰伪行 [ jiǎo shì wěi xíng ]
释义:矫饰:做作,掩饰。善于掩饰,行为虚伪
出处: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伪行。”
形容虚假的友情的成语(32个)
••阅读 4454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朋友多友情深的成语
安危与共,八拜之交,白首同归,白首相知,鲍子知我,北风之恋,比翼双飞,碧海青天,表里相依,不弃故旧,不忘故旧,不拘形迹,布衣之交,称兄道弟,杵臼之交,此恨绵绵,促膝谈心,寸草春晖,淡水交情,道义之交,对床夜雨,多情多义,尔汝之交,泛泛之交,…
形容发现虚假的成语
安贫乐道,岸然道貌,半伪半真,半推半就,半真半假,抱朴含真,表里为奸,不实之词,不宾之士,不苟言笑,不辨真伪,逋逃之薮,差三错四,乘伪行诈,出人意外,出奇用诈,揣奸把猾,啖以甘言,盗名欺世,盗铃掩耳,盗钟掩耳,道貌俨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
形容别人虚假的成语
安贫乐道,岸然道貌,半伪半真,半推半就,半真半假,抱朴含真,表里为奸,不实之词,不宾之士,不苟言笑,不辨真伪,逋逃之薮,差三错四,乘伪行诈,出人意外,出奇用诈,揣奸把猾,啖以甘言,盗名欺世,盗铃掩耳,盗钟掩耳,道貌俨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
形容儿童友情的成语
安危与共,八拜之交,拔刀相助,白首同归,白首相知,鲍子知我,表里相依,不弃故旧,不忘故旧,不拘形迹,布衣之交,称兄道弟,杵臼之交,此恨绵绵,促膝谈心,淡水交情,道义之交,对床夜雨,多情多义,尔汝之交,泛泛之交,范张鸡黍,风雨同舟,缟纻之交,…
形容亲情友情的成语
八拜之交,拔刀相助,白首同归,促膝谈心,寸草春晖,道义之交,风雨同舟,高情厚谊,骨肉相连,骨肉至亲,关怀备至,海誓山盟,恨相知晚,恨相见晚,患难与共,患难之交,老牛舐犊,礼轻人意重,莫逆之交,莫逆于心,袍泽之谊,贫贱之交,千里送鹅毛,亲如手…
形容朋友情意深厚的成语
哀感顽艳,哀而不伤,爱莫能助,暗送秋波,黯然失色,黯然神伤,八拜之交,白首同归,百感交集,百无聊赖,百爪挠心,北风之恋,悲观失望,比翼双飞,碧海青天,不上不下,不为已甚,不动声色,不徇私情,不情之请,不省人事,不能自已,不露声色,侧目而视,…
形容朋友情谊的成语
哀感顽艳,哀而不伤,爱莫能助,暗送秋波,黯然失色,黯然神伤,八拜之交,拔刀相助,白首同归,白首相知,百感交集,百无聊赖,百爪挠心,北风之恋,悲观失望,奔走之友,比翼双飞,碧海青天,不上不下,不为已甚,不分畛域,不动声色,不可动摇,不徇私情,…
形容人很虚假的成语
安贫乐道,岸然道貌,半推半就,半真半假,闭月羞花,表里不一,冰肌玉骨,不苟言笑,沉鱼落雁,出水芙蓉,传诵不绝,道貌俨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东张西望,婀娜多姿,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敷衍了事,故作姿态,故弄玄虚,光明磊落,国色天香,憨态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