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释义: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2、版版六十四 [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
释义: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出处:清·范寅《越谚·数目之谚》:“版版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3、不法常可 [ bù fǎ cháng kě ]
释义: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出处:《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5、别开蹊径 [ bié kāi xī jìng ]
释义: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出处: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6、不屑教诲 [ bù xiè jiào huì ]
释义:认为不值得教训。
7、独断独行 [ dú duàn dú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8、独行其道 [ dú xíng qí dào ]
释义: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9、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10、法无二门 [ fǎ wú èr mén ]
释义: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同“法出一门”。
出处:《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11、法出一门 [ fǎ chū yī mén ]
释义: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出处:《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12、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释义: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13、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释义: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14、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15、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16、固执成见 [ gù zhí chéng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同“固执己见”。
出处: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17、好逸恶劳 [ hào yì wù láo ]
释义: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18、画地而趋 [ huà dì ér qū ]
释义: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出处:《庄子·人世间》:“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19、胶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释义: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0、胶柱调瑟 [ jiāo zhù tiáo sè ]
释义: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出处:《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21、荆人涉澭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释义: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22、借坡下驴 [ jiè pō xià lǘ ]
释义: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出处:张笑天《死岛情仇》:“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23、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4、离经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释义: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出处: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25、灵机一动 [ líng jī yī dòng ]
释义: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26、拟规画圆 [ nǐ guī huà yuán ]
释义: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27、泥古不化 [ nì gǔ bù huà ]
释义: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出处:《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28、泥古拘方 [ nì gǔ jū fāng ]
释义: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29、安于所习 [ ān yú suǒ xí ]
释义: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明·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30、弃旧图新 [ qì jiù tú xīn ]
释义: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比喻形容不知变通的成语(67个)
••阅读 3615
比喻形容不知变通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一个人做错事不知悔改的成语
白纸黑字,本性难移,不到黄河心不死,长恶不悛,长恶靡悛,翻然改悟,翻然改悔,翻然悔过,改头换面,改过自新,改邪归正,固执己见,怙恶不改,怙恶不悛,怙终不悔,怙终不悛,怀恶不悛,回头是岸,积习难改,苦海无边,浪子回头,累教不改,屡戒不悛,屡教…
形容别人不知悔改的成语
白纸黑字,本性难移,不到黄河心不死,长恶不悛,长恶靡悛,翻然改悟,翻然改悔,翻然悔过,改头换面,改过自新,改邪归正,固执己见,怙恶不改,怙恶不悛,怙终不悔,怙终不悛,怀恶不悛,回头是岸,积习难改,苦海无边,浪子回头,累教不改,屡戒不悛,屡教…
形容当事人不知道的成语
八斗之才,白手兴家,博学多才,不愤不启,不栉进士,不甚了了,不知所以,不露锋芒,才华横溢,才高八斗,超然自得,超群绝伦,出口成章,出将入相,出类拔萃,从容不迫,大彻大悟,大智若愚,大澈大悟,殚见洽闻,淡然处之,独一无二,多才多艺,风华绝代,…
形容不能不知道的成语
动荡不定,举棋不定,茫无所知,难解难分,相持不下,一问三不知,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捉摸不定
形容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成语
不见经传,赫赫有名,寂寂无闻,昧昧无闻,默默无闻,闻所未闻,无声无臭,无声无息,鹤林玉露
带有比喻的成语大全形容沙漠
不毛之地,寸草不生,飞沙扬砾,海市蜃楼,荒无人烟,坚持不懈,马足龙沙,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石破天惊,天无绝人之路,无边无垠,虚无缥渺,烟波浩渺,一望无际,逾沙轶漠,月黑风高,栈山航海,三日曲水,三月三日,…
四字成语大全比喻他的形容刚刚好
百炼成刚,卜数只偶,沉潜刚克,沉渐刚克,摧刚为柔,独断专行,刚克柔克,刚克消亡,刚中柔外,刚正无私,刚戾自用,刚褊自用,刚柔相济,刚毅木讷,刚直不阿,刚肠嫉恶,好声好气,好好先生,好心好意,好心不得好报,好心没好报,好心得不到好报,好来好去…
四字成语大全形容比喻的完美
白圭无玷,白璧无瑕,白玉无瑕,不能赞一词,不能赞一辞,补苴调胹,大雅之堂,斧凿痕迹,毫发无憾,浑然天成,浑然自成,急于求成,紧行无善踪,金相玉质,金相玉振,金相玉映,开花结果,良工不示人以朴,良金美玉,炉火纯青,慢工出细活,美玉无瑕,明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