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2、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释义: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3、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释义: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4、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5、百里挑一 [ bǎi lǐ tiāo yī ]
释义: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6、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7、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8、兵临城下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释义: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元·无名氏《 范书》第一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马践了你庭堂。”
9、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10、碧空如洗 [ bì kōng rú xǐ ]
释义: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11、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释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12、操纵自如 [ cāo zòng zì rú ]
释义: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
13、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释义: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14、春深似海 [ chūn shēn sì hǎi ]
释义: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15、豺狼当路 [ chái láng dāng lù ]
释义: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16、豺狼当涂 [ chái láng dāng tú ]
释义: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出处:《晋书·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17、豺狼横道 [ chái láng héng dào ]
释义: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出处:《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18、豺狼虎豹 [ chái láng hǔ bào ]
释义: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19、豺狼野心 [ chái láng yě xīn ]
释义: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20、鸱视狼顾 [ chī shì láng gù ]
释义: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出处:《文选·马融》:“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
21、除狼得虎 [ chú láng dé hǔ ]
释义: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出处:《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
22、槌仁提义 [ chuí rén tí yì ]
释义:指抛弃仁义。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周方槌仁提义,废礼绝乐,欲以一人私臆,扫百代名教而空之。”
23、从容自如 [ cóng róng zì rú ]
释义: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出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24、大仁大义 [ dà rén dà yì ]
释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25、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6、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27、大义灭亲 [ dà yì miè qīn ]
释义: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28、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9、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0、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带有比喻义的成语(393个)
••阅读 622
带有比喻义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带有手的成语
不徐不疾,不文不武,不费吹灰之力,重归于好,出神入化,吹灰之力,垂手可得,丹青妙手,独一无二,鬼斧神工,驾轻就熟,举手之劳,绝世无双,炉火纯青,妙手丹青,妙手回春,能工巧匠,庖丁解牛,巧夺天工,情同手足,轻车熟路,手到擒来,手到拿来,手疾眼…
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的成语有哪些
断断续续,惄焉如捣,忐忑不安,无涯之戚,无病呻吟,新愁旧憾,心不在焉
比喻追究底细
拔树搜根,拔树寻根,不追既往,打破砂锅问到底,盘根问底,盘根究底,刨根问底,寻根究底,追根溯源,不咎既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含比喻的成语形容秋天
暗送秋波,冰壶秋月,蝉不知雪,橙黄橘绿,橙黄桔绿,春兰秋菊,春去秋来,春华秋实,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蚓秋蛇,春蛙秋蝉,春生秋杀,春花秋月,多事之秋,桂子飘香,过耳秋风,寒蝉凄切,红衰翠减,华星秋月,金风玉露,金风送爽,空洞无物,琨玉秋霜,…
带有眉字的成语形容事情非常
安眉带眼,卬首信眉,昂首伸眉,白眉赤眼,白首相庄,白首齐眉,白齿青眉,百龄眉寿,卑躬屈膝,不分轻重,迟眉钝眼,愁眉苦脸,愁眉不展,愁眉苦眼,愁眉苦目,愁眉啼妆,愁眉泪眼,愁眉锁眼,愁眉蹙额,慈眉善目,慈眉善眼,攒眉苦脸,攒眉蹙额,摧眉折腰,…
带有金的成语形容人
饱人不知饿人饥,不顾一切,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见小人怪,达人立人,多管闲事,二人同心,各人自扫门前雪,各有巧妙不同,祭天金人,建功立业,金人之箴,金人三缄,金人之缄,金人缄口,金无足赤,金针度人,攫金不见人,来来往往,老鼠过街,利欲熏心,…
形容话很多带有语的成语
百舌之声,薄唇轻言,不可胜言,长篇大论,长篇累牍,唇焦舌敝,刺刺不休,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多嘴多舌,儿女英雄,废话连篇,绘声绘色,交头接耳,侃侃而谈,磕牙料嘴,口如悬河,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唠唠叨叨,老成持重,冷讥热嘲,理直气壮,没完没了,…
带有比喻的成语大全形容沙漠
不毛之地,寸草不生,飞沙扬砾,海市蜃楼,荒无人烟,坚持不懈,马足龙沙,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石破天惊,天无绝人之路,无边无垠,虚无缥渺,烟波浩渺,一望无际,逾沙轶漠,月黑风高,栈山航海,三日曲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