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释义: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2、比翼齐飞 [ bǐ yì qí fēi ]
释义: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出处:《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3、不谋而合 [ bù móu ér hé ]
释义: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4、不约而同 [ bù yuē ér tóng ]
释义: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5、大同小异 [ dà tóng xiǎo yì ]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7、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释义: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8、道合志同 [ dào hé zhì tóng ]
释义: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
9、范张鸡黍 [ fàn zhāng jī shǔ ]
释义: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10、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11、毫无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释义: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12、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释义: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出处: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从其教之所由起者观之,则儒释之辨,公私义利之别,判断截然,有不可民者矣。”
13、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释义: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4、空谷传声 [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
释义: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出处: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16、麻痹不仁 [ má bì bù rén ]
释义: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出处:明·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18、气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释义: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明·冯惟敏《天香引·送陈震南》:“气味相投,风情迥别,议论通玄。”
19、千差万别 [ qiān chā wàn bié ]
释义: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20、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释义: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22、情孚意合 [ qíng fú yì hé ]
释义: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合,却不恁地理会。”
23、殊途同归 [ shū tú tóng guī ]
释义: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24、水调歌头 [ shuǐ diào gē tóu ]
释义:词牌名。
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25、所见略同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释义: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26、投石问路 [ tóu shí wèn lù ]
释义: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27、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释义: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29、臭味相投 [ xiù wèi xiāng tóu ]
释义: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30、一成不变 [ yī chéng bù biàn ]
释义: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出处:《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形容相同的反应的成语(51个)
••阅读 2452
形容相同的反应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关于友谊两个句式相同的成语
独具慧眼,汗流浃背,贫病交迫,天涯若比邻,饥寒交迫,尽善尽美,心旷神怡,桃花潭水
反应人良好品质的成语
爱惜羽毛,爱憎分明,八斗之才,拔刀相助,百年树人,抱诚守真,褒善贬恶,碧血丹心,便宜行事,辩才无碍,别具一格,别具只眼,别树一帜,冰壶秋月,冰清玉润,冰清玉洁,冰雪聪明,屏气凝神,冰魂雪魄,博学多才,博施济众,博学多闻,博洽多闻,不偏不倚,…
反应班级风貌的成语
击楫中流,井然有序,书声琅琅,同舟共济,闻鸡起舞,严师益友,一尘不染,秩序井然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含情脉脉,莫名其妙
形容大脑反应慢的成语
笨头笨脑,笨手笨脚,不露锋芒,才短思涩,策顽磨钝,痴云騃雨,蠢头蠢脑,大辩若讷,呆头呆脑,呆若木鸡,耳聋眼花,刚毅木讷,锢聪塞明,寡见少闻,憨头憨脑,麻木不仁,麻痹不仁,漠不关心,木头木脑,脑子生锈,年老体衰,人穷智短,人贫智短,涩于言论,…
和了如指掌相同的成语
安于泰山,汗如雨下,健步如飞,泪如泉涌,明若观火,难于上天,如数家珍,危于累卵,易如反掌,洞若观火
反应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成语
残年余力,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