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戈壁滩的成语(16个)

  • 1、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 2、飞沙走石  [ fēi shā zǒu shí ]

    释义: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3、人迹罕至  [ rén jì hǎn zhì ]

    释义: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出处:汉·荀悦《汉纪·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 4、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5、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释义: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6、一望无际  [ yī wàng wú jì ]

    释义: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 7、猿鹤虫沙  [ yuán hè chóng shā ]

    释义: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出处:《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似飞。”

  • 8、走石飞沙  [ zǒu shí fēi shā ]

    释义: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9、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释义: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 10、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释义: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出处: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 11、穷乡僻壤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释义: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12、鱼米之乡  [ yú mǐ zhī xiāng ]

    释义: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 13、飞沙走砾  [ fēi shē zǒu lì ]

    释义: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禅虚寺》:“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铄,举止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暧于余处。”

  • 14、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释义: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 15、折戟沉沙  [ zhé jǐ chén shā ]

    释义: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

    出处: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朝。”

  • 16、狂风大作  [ kuáng fēng dà zuò ]

    释义:刮大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