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畅所欲言 [ chàng suǒ yù yán ]
释义: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2、动之以情 [ dòng zhī yǐ qíng ]
释义: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3、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释义: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4、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释义: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5、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释义: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6、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7、救民水火 [ jiù mín shuǐ huǒ ]
释义: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8、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释义: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9、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10、眉目传情 [ méi mù chuán qíng ]
释义: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11、目交心通 [ mù jiāo xīn tōng ]
释义: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出处: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12、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13、天花乱坠 [ tiān huā luàn zhuì ]
释义: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14、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15、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6、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17、娓娓而谈 [ wěi wěi ér tán ]
释义: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18、下阪走丸 [ xià bǎn zǒu wán ]
释义: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9、言来语去 [ yán lái yǔ qù ]
释义: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出处: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
20、直言无讳 [ zhí yán wú huì ]
释义: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出处: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21、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
释义: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22、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23、矫揉造作 [ jiǎo róu zào zuò ]
释义: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24、襟怀坦白 [ jīn huái tǎn bái ]
释义: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25、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26、推心置腹 [ tuī xīn zhì fù ]
释义: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27、仗义执言 [ zhàng yì zhí yán ]
释义: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28、直言不讳 [ zhí yán bù huì ]
释义: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29、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0、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关于描写沟通的成语(36个)
••阅读 2577
关于描写沟通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与人难沟通的成语
白费口舌,陈词滥调,对牛鼓簧,各执己见,举措失当,切合实际,软弱无力,徒劳无功,枉费唇舌,无的放矢,一无所获,对牛弹琴,各执一词
关于沟通的优美成语
目交心通,劝善规过,推诚相待,推诚相见,眼约心期
形容人不好沟通的成语
白费口舌,陈词滥调,对牛鼓簧,各执己见,话不投机,话不投机半句多,举措失当,驴唇不对马嘴,切合实际,软弱无力,徒劳无功,枉费唇舌,无的放矢,一无所获,对牛弹琴,各执一词
形容不断沟通的成语
动之以情,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眉目传情,目交心通,旁征博引,巧舌如簧,求同存异,劝善规过,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娓娓而谈,循循善导,意味深长,语重心长,直抒胸臆,仗义执言,直言不讳,引经据典,促膝长谈
形容沟通的优美成语解释
目交心通
形容友好沟通的成语
动之以情,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眉目传情,目交心通,旁征博引,巧舌如簧,求同存异,劝善规过,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娓娓而谈,循循善导,意味深长,语重心长,直抒胸臆,仗义执言,直言不讳,引经据典,促膝长谈
形容沟通效果的成语
动之以情,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眉目传情,目交心通,旁征博引,巧舌如簧,求同存异,劝善规过,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娓娓而谈,循循善导,意味深长,语重心长,直抒胸臆,仗义执言,直言不讳,引经据典,促膝长谈
形容沟通协作的成语
动之以情,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眉目传情,目交心通,旁征博引,巧舌如簧,求同存异,劝善规过,谈笑风生,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娓娓而谈,循循善导,意味深长,语重心长,直抒胸臆,仗义执言,直言不讳,引经据典,促膝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