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如己出 [ ài rú jǐ chū ]
释义: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出处:明·周辑《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2、爱毛反裘 [ ài máo fǎn qiú ]
释义: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3、爱才如渴 [ ài cái rú kě ]
释义: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4、爱人好士 [ ài rén hào shì ]
释义: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5、爱才若渴 [ ài cái ruò kě ]
释义: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6、爱才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出处:语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7、白圭之玷 [ bái guī zhī diàn ]
释义: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出处:《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8、擘肌分理 [ bò jī fēn lǐ ]
释义: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9、伯乐相马 [ bó lè xiàng mǎ ]
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不差毫发 [ bù chā háo fà ]
释义: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
11、不可偏废 [ bù kě piān fèi ]
释义: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12、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13、剥茧抽丝 [ bō jiǎn chōu sī ]
释义: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朱光潜《艺文杂谈·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14、伯乐一顾 [ bō lè yī gù ]
释义: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5、不遗巨细 [ bù yí jù xì ]
释义: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出处:廖仲恺《答胡適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16、称贤荐能 [ chēng xián jiàn néng ]
释义: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出处: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17、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18、盛水不漏 [ chéng shuǐ bù lòu ]
释义:比喻说理严密。
出处:郭沫若《盲肠炎·穷汉的穷谈》:“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
19、大有可观 [ dà yǒu kě guān ]
释义: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
出处: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20、道旁苦李 [ dào páng kǔ lǐ ]
释义: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出处:《晋书·王戎传》:“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21、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22、睹微知著 [ dǔ wēi zhī zhù ]
释义: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23、杜渐防萌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24、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25、分寸之末 [ fēn cùn zhī mò ]
释义: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26、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释义: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27、贵耳贱目 [ guì ěr jiàn mù ]
释义: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28、过眼烟云 [ guò yǎn yān yún ]
释义: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29、岗头泽底 [ gāng tóu zé dǐ ]
释义: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出处:唐·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30、贵而贱目 [ guì ér jiàn mù ]
释义: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形容都很重视的成语(175个)
••阅读 4964
形容都很重视的词语(5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在团队中不被重视的成语
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不闻不问,沧海遗珠,观过知仁,埋没人才,漫不经心,若无其事,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天悬地隔,我行我素,无动于衷,置若罔闻,坐冷板凳
形容大家都很清楚的成语
白黑分明,班班可考,壁垒分明,炳如观火,擘两分星,不刊之典,不待蓍龟,不见舆薪,参差不齐,层次分明,澈底澄清,澄清天下,大彻大悟,达地知根,洞察秋毫,洞如观火,洞察一切,洞中肯綮,洞察其奸,洞悉其奸,洞悉无遗,洞烛其奸,洞幽烛远,洞彻事理,…
形容重视历史的相关成语
稗官野史,不徇私情,垂名青史,道听途说,东观续史,断烂朝报,封妻荫子,风流人物,公正严明,功标青史,街谈巷语,开国功臣,开天辟地,名标青史,莫名其妙,盘古开天地,前所未有,青史传名,青史标名,史无前例,史不绝书,数典忘祖,天地开辟,铁面御史…
形容到处都很热闹的成语
挨肩擦背,挨肩并足,比肩叠踵,比肩叠迹,比肩继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欢呼雀跃,掎裳连襼,家家户户,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摩肩接踵,趋之若鹜,攘来熙往,热火朝天,人声鼎沸,人山人海,人来人往,如山似海,水泄不通,万人空巷,座无虚席,…
形容人人都很快乐的成语
愁眉苦脸,大喜若狂,大失所望,大失人望,得意忘形,欢天喜地,黄发垂髫,皆大欢喜,眉开眼笑,眉花眼笑,眉飞色舞,眉欢眼笑,眉飞眼笑,闷闷不乐,拍案惊奇,其乐融融,受宠若惊,手舞足蹈,数一数二,他乡遇故知,谈笑风生,闻过则喜,喜从天降,喜上眉梢…
形容应该引起重视的成语大全
薄今厚古,不可偏废,不惜代价,不着边际,称贤荐能,此事体大,大是大非,大有可观,大本大宗,打入冷宫,道旁苦李,等闲视之,鼎力相助,惇信明义,耳边之风,放在眼里,覆酱烧薪,岗头泽底,贵耳贱目,贵而贱目,过耳春风,耗子尾巴,河汉吾言,河汉予言,…
形容所有人都很好的成语大全
尽人皆知,路人皆知,七颠八倒,司马昭之心,众所共知,家喻户晓,鸡犬升天,众所周知
形容两个方面都很突出的成语大全
鳌里夺尊,拔地倚天,拔群出萃,不慌不忙,才德兼备,才学兼优,材优干济,超尘拔俗,超群出众,超群绝伦,超群轶类,聪明智慧,出类拔萃,绰然有余,绰有余裕,当行本色,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独步当世,独步当时,独步一时,儿女英雄,非同寻常,鼓睛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