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释义: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3、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4、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5、诚至金开 [ chéng zhì jīn kāi ]
释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处: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6、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7、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释义: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8、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9、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10、过河拆桥 [ guò hé chāi qiáo ]
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11、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12、华而不实 [ huá ér bù shí ]
释义: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13、季路一言 [ jì lù yī yán ]
释义: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14、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15、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释义: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6、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7、老实巴交 [ lǎo shí bā jiāo ]
释义: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18、披心相付 [ pī xīn xiāng fù ]
释义: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19、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20、犬马之诚 [ quǎn mǎ zhī chéng ]
释义: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21、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释义: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22、实心实意 [ shí xīn shí yì ]
释义: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23、推诚相见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释义: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24、童叟无欺 [ tóng sǒu wú qī ]
释义: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5、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释义: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26、闲邪存诚 [ xián xié cún chéng ]
释义: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出处:《周易·乾》:“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27、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释义: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28、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29、修辞立诚 [ xiū cí lì chéng ]
释义: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出处:《易· 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30、寻花问柳 [ xún huā wèn liǔ ]
释义: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出处: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处。”
形容靠谱的人的成语智能推荐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回春妙手 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 江湖骗子 指闯荡江湖靠卖假药、算命等骗人谋生的人或招摇撞骗的人。
- 求亲靠友 向亲友乞求帮助。
- 求神问卜 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 劫后馀生 劫后余生字面含意: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现在常用作成语。
-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 风云际遇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际遇:遭遇。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寄生虫 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上的动物。比喻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靠别人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