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2、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释义: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3、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
释义:形容无耻到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5、出乖弄丑 [ chū guāi nòng chǒu ]
释义:出丑,丢脸。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6、狗彘不若 [ gǒu zhì bù ruò ]
释义: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7、寡廉鲜耻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释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8、狗彘不如 [ gǒu zhì bù rú ]
释义: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9、狗彘不食 [ gǒu zhì bù shí ]
释义: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10、狗猪不食其余 [ gǒu zhū bù shí qí yú ]
释义: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12、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释义: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14、秽言污语 [ huì yán wū yǔ ]
释义: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16、狼心狗行 [ láng xīn gǒu xíng ]
释义: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17、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释义: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18、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释义: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19、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释义: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20、声色犬马 [ shēng sè quǎn mǎ ]
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21、声色狗马 [ shēng sè gǒu mǎ ]
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23、天下无敌 [ tiān xià wú dí ]
释义: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24、恬不知愧 [ tián bù zhī kuì ]
释义: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25、恬不知羞 [ tián bù zhī xiū ]
释义: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王韬《凇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
26、兔头麞脑 [ tù tóu suō nǎo ]
释义: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27、无耻之尤 [ wú chǐ zhī yóu ]
释义: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出处: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28、行同狗彘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释义: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29、行同狗豨 [ xíng tóng gǒu xī ]
释义: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出处: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语本《墨子·耕柱》
30、行若狗彘 [ xíng ruò gǒu zhì ]
释义: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出处:西汉·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形容不要脸了的词语(3个)
- 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阶级。如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政权压迫被剥削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但其残余仍然存在。
- 行如禽兽旧时指人无耻,行为象禽兽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同“行同狗豨”。
- 踏雪寻梅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