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不逞之徒 [ bù chěng zhī tú ]
释义: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3、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释义: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4、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5、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6、称王称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释义: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7、魑魅魍魉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8、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9、财迷心窍 [ cái mí xīn qiào ]
释义: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出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如果当时这位作者,明达冷静一些,不财迷心窍,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
10、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释义: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11、呆头呆脑 [ dāi tóu dāi nǎo ]
释义: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12、阿党相为 [ ē dǎng xiāng wéi ]
释义: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出处:《汉书·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14、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释义: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15、肥头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释义: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16、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释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17、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18、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释义: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19、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释义: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20、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1、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22、哗众取宠 [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释义: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出处:《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23、火上浇油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释义: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24、横冲直闯 [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
释义:乱冲乱撞,蛮横无理。同“横冲直撞”。
出处: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25、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释义: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26、见财起意 [ jiàn cái qǐ yì ]
释义: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出处: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27、嗟来之食 [ jiē lái zhī shí ]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8、空洞无物 [ kōng dòng wú wù ]
释义: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29、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0、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
形容语言的贬义词成语大全(97个)
••阅读 69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成语
昂首挺胸,白发苍苍,膀大腰圆,卑躬屈膝,闭月羞花,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步履蹒跚,沉鱼落雁,瞠目结舌,愁眉苦脸,出水芙蓉,唇红齿白,大摇大摆,大步流星,呆头呆脑,呆若木鸡,胆小如鼠,得意忘形,地动山摇,点头哈腰,东张西望,动如脱兔,恩重如山,…
形容教师课堂语言的成语
出口成章,回肠荡气,绘声绘色,活神活现,津津有味,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如痴如醉,身临其境,思绪万千,滔滔不绝,娓娓动听,惟妙惟肖,文不加点,行云流水,一字千金,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余音袅袅,字字珠玑,精彩纷呈,精彩绝伦
描写雷锋语言的成语
单枪匹马,奋发图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据为己有,乐于助人,匹马单枪,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勤俭节约,全心全意,拾金不昧,天地神明,雪中送炭,一代楷模,一心一意,至公无私,助人为乐,各得其所,兢兢业业,舍己为人
形容中年妇女语言的成语
白发苍苍,白发红颜,白发婆娑,膀大腰圆,宝刀未老,鬓丝禅榻,垂暮之年,大化有四,反老成童,反老还童,返老归童,风韵犹存,棺材瓤子,好学不倦,好景不长,皓首苍颜,红颜白发,黄发鲐背,黄发骀背,黄发台背,积谷防饥,健步如飞,矜贫恤独,精神焕发,…
关于动物外貌语言的成语
闭月羞花,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才子佳人,肠肥脑满,沉鱼落雁,城北徐公,鸱目虎吻,齿白唇红,丑态百出,愁眉啼妆,出水芙蓉,绰约多姿,淡妆浓抹,道貌岸然,婀娜多姿,二八佳人,粉白黛黑,蜂目豺声,风度翩翩,傅粉何郎,傅粉施朱,垢面蓬头,狗傍人势,…
人物的语言成语有哪些
辩才无碍,不刊之论,不切实际,不易之论,不着边际,晨钟暮鼓,持之有故,崇论宏议,出口成章,刺刺不休,从容不迫,大发议论,对答如流,更仆难数,海阔天空,豪言壮语,喙长三尺,绘声绘色,活龙活现,简明扼要,金玉良言,侃侃而谈,咳唾成珠,口燥唇干,…
赞美中国语言的成语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口成章,低声细语,对答如流,浮文巧语,附耳低言,津津乐道,精力充沛,精明能干,孔武有力,乐于助人,伶牙俐齿,妙语连珠,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胜读十年书,滔滔不绝,娓娓而谈,窈窕淑女,语惊四座,喋喋不休
有关人物语言的成语10句
出口成章,出言无忌,词不达意,低声细语,对答如流,泛泛而谈,费舌劳唇,浮文巧语,附耳低言,结结巴巴,津津乐道,口若悬河,伶牙俐齿,妙语连珠,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娓娓而谈,语惊四座,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