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2、餐风沐雨 [ cān fēng mù yǔ ]
释义: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忠忤》:“谁知着恁惯雌黄,惯使着猖狂,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3、对症下药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释义: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4、风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释义: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5、救死扶伤 [ jiù sǐ fú shāng ]
释义: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6、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7、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释义: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8、普济众生 [ pǔ jì zhòng shēng ]
释义: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出处:唐·法琳《辨正论》:“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
9、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释义: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处: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10、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11、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释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12、手到病除 [ shǒu dào bìng chú ]
释义: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13、推陈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释义: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出处: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14、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5、治病救人 [ zhì bìng jiù rén ]
释义: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16、栉风沐雨 [ zhì fēng mù yǔ ]
释义: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17、著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18、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释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19、妙手回春 [ miào shǒu huí chūn ]
释义:指医生医术高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20、明德惟馨 [ míng dé wéi xīn ]
释义: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21、幕天席地 [ mù tiān xí dì ]
释义: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22、沐雨栉风 [ mù yǔ zhì fēng ]
释义: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23、遇水架桥 [ yù shuǐ jià qiáo ]
释义: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出处: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竞赛》:“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气儿跑步向前。”
24、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5、晨兴夜寐 [ chén xīng yè mèi ]
释义: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26、餐风宿露 [ cān fēng sù lù ]
释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二十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27、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28、胼手胝足 [ pián shǒ zhī zú ]
释义: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29、爬山涉水 [ pá shān shè shuǐ ]
释义:形容路途艰辛。
出处: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30、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释义: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出处: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
形容李时珍的成语(33个)
••阅读 448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李时珍可以用哪些成语或成语来形容
跋山涉水,餐风宿露,餐风沐雨,长途跋涉,晨兴夜寐,风餐露宿,脚踏实地,幕天席地,沐雨栉风,呕心沥血,爬山涉水,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千辛万苦,任劳任怨,茹苦含辛,身先士卒,眼不交睫,遇水架桥,栉风沐雨,著书立说,筚路蓝缕,推陈出新,一丝不苟,…
四字成语形容李时珍
不耻下问,贱目贵耳,舍近求远,一丝不苟
形容李时珍的四字成语
贱目贵耳,舍近求远
李时珍可以用哪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
跋山涉水,餐风宿露,餐风沐雨,长途跋涉,晨兴夜寐,风餐露宿,幕天席地,呕心沥血,爬山涉水,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千辛万苦,茹苦含辛,身先士卒,眼不交睫,遇水架桥,栉风沐雨,著书立说,筚路蓝缕,推陈出新,一丝不苟,治病救人
李时珍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跋山涉水,餐风宿露,餐风沐雨,长途跋涉,晨兴夜寐,风餐露宿,幕天席地,呕心沥血,爬山涉水,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千辛万苦,茹苦含辛,身先士卒,眼不交睫,遇水架桥,栉风沐雨,著书立说,筚路蓝缕,推陈出新,一丝不苟,治病救人
用四字成语形容李时珍
跋山涉水,不耻下问,餐风宿露,餐风沐雨,长途跋涉,晨兴夜寐,风餐露宿,幕天席地,呕心沥血,爬山涉水,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千辛万苦,茹苦含辛,眼不交睫,遇水架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推陈出新,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