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释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2、白黑分明 [ bái hēi fēn míng ]
释义: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汉书·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3、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释义: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4、白往黑来 [ bái wǎng hēi lái ]
释义:比喻变化极大。
出处:《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5、白纸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释义: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
6、不分皂白 [ bù fēn zào bái ]
释义: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7、出淤泥而不染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8、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9、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释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10、黑灯瞎火 [ hēi dēng xiā huǒ ]
释义: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11、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释义: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真乃是慌不择路,赶了几日旱路,又搭船走,昏天黑地,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
12、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释义: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13、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释义: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4、黄干黑廋 [ huáng gān hēi sōu ]
释义:面容憔悴的样子。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廋。”
15、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释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16、黑漆一团 [ hēi qī yī tuán ]
释义: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出处: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17、黑天半夜 [ hēi tiān bàn yè ]
释义:指深更半夜。
出处:马烽《三年早知道》:“一个老汉说:‘黑天半夜怕什么!红星社不会有人来。’”
18、黑天墨地 [ hēi tiān mò dì ]
释义:谓漆黑一团。同“黑天摸地”。
出处:《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张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张道:‘不知是恁缘故,叫我到此?’”
19、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20、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21、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2、漆黑一团 [ qī hēi yī tuán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23、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释义: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24、青红皂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释义: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25、伸手不见五指 [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
释义: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26、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释义:指深夜。
出处: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27、是非颠倒 [ shì fēi diān dǎo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28、万家灯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释义: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29、削发披缁 [ xuē fà pī zī ]
释义: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30、形容憔悴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释义: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夫人见策形容憔悴,泣曰:‘儿失形矣!’”
形容黑色的词语有哪些(9个)
- 放在眼里指重视,看得起。
- 消消停停1.不慌不忙;安稳平静。
- 漫漫长夜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 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 颠倒错乱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 黑不楞敦1.方言。形容黑而粗壮。
- 黑不溜球1.同"黑不溜秋"。
- 黑不溜鳅1.同"黑不溜秋"。
- 黑古溜秋1.同"黑不溜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