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2、拔地摇山 [ bá dì yáo shān ]
释义: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出处:《英烈传》第四十九回:“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3、拔地倚天 [ bá dì yǐ tiān ]
释义: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出处: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4、拔丁抽楔 [ bá dīng chōu xiē ]
释义: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5、拔葵去织 [ bá kuí qù zhī ]
释义: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见家织帛,怒而出其妻;食子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
6、拔来报往 [ bá lái fù wǎng ]
释义: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出处:《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
7、拔本塞源 [ bá běn sè yuán ]
释义: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8、拔了萝卜地皮宽 [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
释义: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1回:“拔了萝卜地皮宽,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
9、拔萃出群 [ bá cuì chū qún ]
释义: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出处:汉·蔡邕《释诲》:“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
10、拔茅连茹 [ bá máo lián rú ]
释义: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11、拔十得五 [ bá shí dé wǔ ]
释义: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12、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3、拔山盖世 [ bá shān gài shì ]
释义: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4、拔山扛鼎 [ bá shān gāng dǐng ]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5、拔树寻根 [ bá shù xún gēn ]
释义:比喻追究到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16、拔犀擢象 [ bá xī zhuó xiàng ]
释义: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宋·王洋《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鲜如克(郑武子)。”
17、拔新领异 [ bá xīn lǐng yì ]
释义: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
18、拔宅上升 [ bá zhái shàng shēng ]
释义: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出处:晋·王韶之《太清记·拔宅》:“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
19、不拔之志 [ bù bá zhī zhì ]
释义: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20、不能自拔 [ bù néng zì bá ]
释义: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21、百计千方 [ bǎi jì qiān fāng ]
释义: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宋·辛弃疾《一枝花》:“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箇他家偏有。”
22、拔本塞原 [ bá běn sè yuán ]
释义: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23、不拔一毛 [ bù bá yì máo ]
释义: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出处: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24、超尘拔俗 [ chāo chén bá sú ]
释义: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25、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释义: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26、殚思极虑 [ dān sī jí lǜ ]
释义: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出处:唐 白居易《策头》一:“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唯以直辞,昧死上对。”
27、多方百计 [ duō fāng bǎi jì ]
释义: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28、费尽心机 [ fèi jìn xīn jī ]
释义: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
29、蜚瓦拔木 [ fēi wǎ bá mù ]
释义: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宋·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木,无所不至。”
30、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什么方什么计的成语(58个)
••阅读 3280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生气的两字成语大全有什么
勃然大怒,嗔目切齿,冲冠怒发,冲冠发怒,吹胡子瞪眼,吹胡子瞪眼睛,发怒冲冠,横眉怒目,火冒三丈,嚼齿穿龈,金刚怒目,裂眦嚼齿,面红耳赤,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怒气填胸,怒目而视,怒目横眉,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怒气冲冲,怒目圆睁
用成语大全形容什么样的革命者
安行疾斗,拔山盖世,百战无前,不辟斧钺,不避斧钺,才气无双,长风破浪,成千上万,赤胆忠心,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粗茶淡饭,摧坚获丑,胆大心细,登锋陷阵,顶天立地,独胆英雄,奋不顾身,奋勇前进,敢做敢当,敢做敢为,大公无私,贯颐奋戟,光明磊落,…
形容收获成功的成语大全是什么
返辔收帆,浮收勒折,覆水难收,功成名就,胡作非为,回霜收电,见好就收,矜纠收缭,颗粒无收,苦尽甘来,落落难合,埋头苦干,审时度势,适可而止,收合余烬,收因结果,收之桑榆,收揽英奇,收揽人心,收刀检卦,收离纠散,收旗卷伞,收残缀轶,收锣罢鼓,…
形容花很香的有什么成语大全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百花生日,傍花随柳,笔下生花,遍地开花,波罗奢花,不绝如缕,步步莲花,残花败柳,宠柳娇花,穿花纳锦,吹花嚼蕊,春暖花开,翠竹黄花,洞房花烛,斗艳争芳,婀娜多姿,繁花似锦,分花拂柳,芬芳馥郁,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古色古香,…
什么样的表演成语大全填形容词
不切实际,出神入化,大开眼界,粉墨登场,逢场作戏,风韵犹存,歌舞升平,宏伟壮观,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活神活现,假戏真做,精妙入神,经久不息,扣人心弦,另辟蹊径,乱坠天花,卖弄风骚,眉开眼笑,眉飞色舞,美轮美奂,拍手叫好,拍案叫绝,气势磅礴,…
形容什么病吃什么药的成语大全
不治之症,回天乏术,回天无力,蔓草难除,病入膏肓,对症下药
有什么形容人帅的成语大全
昂藏七尺,百折不回,闭月羞花,彪形大汉,博学多才,才貌双全,才高八斗,才貌双绝,惨绿少年,藏龙卧虎,城北徐公,出口成章,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唇红齿白,大显神通,德艺双馨,弟男子侄,顶天立地,笃志好学,断袖之癖,断雁孤鸿,峨冠博带,蜂识莺猜,…
新中国的70年用什么成语大全形容
不可侵犯,聪明才智,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繁荣昌盛,风光旖旎,刮目相看,国富民强,国泰民安,锦绣河山,绿水青山,美不胜收,日新月异,山清水秀,太平盛世,万里长城,巍然屹立,兴旺发达,波澜壮阔,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地大物博,相濡以沫,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