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聱牙诘屈 [ áo yá jié qū ]- 释义: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二卷:“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多不自解。” 
- 2、白纸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释义: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 
- 3、笔墨官司 [ bǐ mò guān sī ]- 释义: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出处: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 4、秉笔直书 [ bǐng bǐ zhí shū ]- 释义: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5、不立文字 [ bù lì wén zì ]- 释义: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师问:‘祇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峰曰:‘兼不立文字语句。’” 
- 6、传神阿堵 [ chuán shén ē dǔ ]- 释义: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7、点铁成金 [ diǎn tiě chéng jīn ]- 释义: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出处: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8、点石成金 [ diǎn shí chéng jīn ]- 释义: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出处:《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 9、顶针续麻 [ dǐng zhēn xù má ]- 释义: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 出处:宋、元以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说一条成语或诗文,下一个人以其尾字为首字,再接着说,说不出者为负,罚饮酒或其他。 
- 11、发聋振聩 [ fā lóng zhèn kuì ]- 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12、功标青史 [ gōng biāo qīng shǐ ]- 释义: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 13、龟文鸟迹 [ guī wén niǎo jì ]- 释义: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14、海屋添筹 [ hǎi wū tiān chóu ]- 释义: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15、慧业文人 [ huì yè wén rén ]- 释义: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 16、简截了当 [ jiǎn jié liǎo dàng ]- 释义: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 出处: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 17、结绳而治 [ jié shéng ér zhì ]- 释义: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 出处:《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18、鲁鱼帝虎 [ lǔ yú dì hǔ ]- 释义:指文字传抄错误。 -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 19、鲁鱼亥豕 [ lǔ yú hài shǐ ]- 释义: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20、驴鸣犬吠 [ lǘ míng quǎn fèi ]- 释义: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 21、赏罚不明 [ shǎng fá bù míng ]- 释义: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 22、首尾相连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 释义:指前后连接不断。同“首尾相继”。 -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 23、文不加点 [ wén bù jiā diǎn ]- 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 24、文从字顺 [ wén cóng zì shùn ]- 释义: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 出处: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 25、文以载道 [ wén yǐ zài dào ]- 释义: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 出处: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 26、文君新寡 [ wén jūn xīn guǎ ]- 释义: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 27、文人无行 [ wén rén wú xíng ]- 释义: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 出处: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 
- 28、文治武功 [ Wén zhì wǔ gōng ]- 释义:比喻政治与军事。 - 出处:《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治,去民之灾,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 29、文人相轻 [ wén rén xiāng qīng ]- 释义: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 30、文行出处 [ wén xíng chū chǔ ]- 释义: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 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形容记录文字的成语(76个)
••阅读 3232
形容记录文字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关于母爱的成语和优美文字
哀哀父母,爱非其道,赤子之心,重生父母,鹑居鷇食,寸草春晖,断杼择邻,断织之诫,恩同父母,恩逾慈母,父母之邦,父母恩勤,关怀备至,含辛茹苦,寒泉之思,昊天罔极,和蔼可亲,画荻丸熊,画荻教子,回干就湿,兼爱无私,老牛舐犊,孟母三迁,母以子贵,…
关于毕业的文字成语
迟迟吾行,河梁之谊,眷眷之心,恋恋不舍,留恋不舍,留连不舍,拳拳服膺,杨柳依依,依依惜别,依依不舍
赞美中国文字的成语
博大精深,波光粼粼,大好河山,顿挫抑扬,翻天覆地,繁荣昌盛,风光旖旎,富国强兵,高耸入云,歌舞升平,古色古香,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江山如画,锦绣河山,精益求精,美不胜收,气壮山河,人才辈出,日新月异,山清水秀,生龙活虎,水天一色,…
关于文字的演变的成语
变化多端,变化如神,变化莫测,不可端倪,大起大落,翻天覆地,疾如旋踵,瞬息万变,千变万化
关于中国文字的成语
奥妙无穷,博大精深,匪夷所思,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奇形怪状
描写文字魅力的成语
彪形大汉,冰清玉洁,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骄不躁,才高八斗,才貌双绝,超凡脱俗,城北徐公,出口成章,楚楚动人,婀娜多姿,飞鸾翔凤,奋不顾身,丰姿绰约,凤表龙姿,风华绝代,风流人物,风流倜傥,风流潇洒,傅粉何郎,佳人才子,惊世骇俗,惊才风逸,…
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的成语
竿头日上,竿头直上,刮目相待,刮目相看,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另眼相看,日就月将,日新月异,日异月新,日积月累,瞬息千里,一瞬千里,与日俱进,突飞猛进
形容喜欢文字的成语
百岁之好,半文不白,比翼双飞,碧海青天,才华横溢,醋海翻波,笃新怠旧,儿女情长,风花雪月,肝肠寸断,乖唇蜜舌,海枯石烂,海誓山盟,好酒贪杯,红豆相思,花天酒地,花前月下,欢天喜地,佳人才子,坚贞不渝,酒入舌出,口齿伶俐,乐在其中,乐善好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