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2、抱打不平 [ bào dǎ bù píng ]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3、成人之美 [ chéng rén zhī měi ]
释义: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5、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释义: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6、缓急相济 [ huǎn jí xiāng jì ]
释义: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7、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释义: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8、济困扶危 [ jì kùn fú wēi ]
释义: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9、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释义: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10、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11、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12、疾病相扶 [ jí bìng xiāng fú ]
释义: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13、慷慨解囊 [ kāng kǎi jiě náng ]
释义: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14、离心离德 [ lí xīn lí dé ]
释义: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出处:《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15、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释义: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16、满腔热忱 [ mǎn qiāng rè chén ]
释义: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7、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18、齐头并进 [ qí tóu bìng jìn ]
释义: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出处: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19、缺一不可 [ quē yī bù kě ]
释义:少一样也不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20、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释义: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21、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释义: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22、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23、势不两立 [ shì bù liǎng lì ]
释义: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24、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释义: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25、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释义: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26、同室操戈 [ tóng shì sāo gē ]
释义: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
27、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28、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释义: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29、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30、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形容学习上互相帮助的成语(73个)
••阅读 1865
形容学习上互相帮助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关于每天学习的优美成语
出类拔萃,丰功伟绩,功成名就,金榜题名,炉火纯青,名列前茅,品学兼优,首屈一指,数一数二,硕果累累,独占鳌头,捷足先登
鼓励学习的八字成语
从头做起,尽如人意,金无足赤,精诚所至,人无完人,金石为开,自强不息
关于学习的英语成语带翻译
大雨滂沱,隔墙有耳,孤掌难鸣,进退维谷,居安思危,理直气壮,木已成舟,倾盆大雨,人孰无过,日以继夜,入乡随俗,熟能生巧,死而后已,五彩缤纷,闲言闲语,言行一致,一心一意,一览无余,有志者事竟成,百闻不如一见,丢三落四,咄咄逼人,坚贞不屈,锲…
高中生励志学习的成语
背道而驰,不耻下问,晨钟暮鼓,防萌杜渐,大公无私,邯郸学步,囫囵吞枣,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不成,黄雀在后,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截长补短,井井有条,精疲力尽,卷土重来,困兽犹斗,揽辔澄清,力争上游,良药苦口,盲人摸象,盲人瞎马,南辕…
小品搞笑的成语关于学习
掩耳盗铃
缓解学习压力的成语
漫无边际,茫无头绪,茫无涯际,茫无所知,茫然若失,前途渺茫
关于学习用品的成语
笔墨官司,尺短寸长,刀光剑影,口诛笔伐,洛阳纸贵,妙笔生花,神来之笔,一笔勾销,纸上谈兵,百尺竿头,笔走龙蛇,纸醉金迷
特别不想学习的成语
困而不学,一曝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