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释义: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2、傲世轻物 [ ào shì qīng wù ]
释义: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傲)世轻物,不污不俗。”
3、傲慢不逊 [ ào màn bù xùn ]
释义: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4、敖世轻物 [ áo shì qīng wù ]
释义: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5、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6、鼻孔朝天 [ bí kǒng ch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7、鼻孔辽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8、鼻孔撩天 [ bí kǒng liáo tiān ]
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9、不自满假 [ bù zì mǎn jiǎ ]
释义:不自满,不自大。
出处:《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10、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11、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12、飞扬跋扈 [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13、高傲自大 [ gāo ào zì dà ]
释义: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14、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15、居功自傲 [ jū gōng zì ào ]
释义: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16、矜功恃宠 [ jīn gōng shì chǒng ]
释义: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出处:《魏书·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17、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释义: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出处:《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而狂妄之甚也。”
18、口出狂言 [ kǒu chū kuáng yán ]
释义: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19、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释义: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20、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21、目无余子 [ mù wú yú zǐ ]
释义: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出处:清·梁启超《新民说》:“目无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22、目空一世 [ mù kōng yī shì ]
释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出处:明·焦竑《李氏焚书序》:“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忏者。”
23、目空余子 [ mù kōng yú zǐ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就更加盛气凌人,目空余子。”
24、贫而无谄 [ pín ér wú chǎn ]
释义: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25、强中自有强中手 [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
释义: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出处: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26、气充志骄 [ qì chōng zhì jiāo ]
释义: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27、气满志骄 [ qì mǎn zhì jiāo ]
释义: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同“气充志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28、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29、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30、心满意得 [ xīn mǎn yì dé ]
释义: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的词语(6个)
- 傲上矜下矜:自夸。对上对下都自傲自大。
- 奋矜伐德奋矜:竞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指骄傲自大,夸耀不实。
- 恃功矜宠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 恃才矜贵恃:倚仗;矜:自尊自大。倚仗自己才高位重而傲慢。
- 放在眼里指重视,看得起。
- 气冲志骄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