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青不渝 [ dān qīng bù yú ]
释义: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3、点睛之笔 [ diǎn jīng zhī bǐ ]
释义: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4、丹青妙手 [ dān qīng miào shǒu ]
释义: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唐·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5、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释义: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出处: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6、画脂镂冰 [ huà zhī lòu bīng ]
释义: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7、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8、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释义: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9、挥毫落纸 [ huī háo luò zhǐ ]
释义: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10、活龙活现 [ huó ló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11、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12、画龙刻鹄 [ huà lóng kè hú ]
释义: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出处:清·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13、画沙聚米 [ huà shā jù mǐ ]
释义: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出处:清·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14、渐入佳境 [ jiàn rù jiā jìng ]
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15、江河日下 [ jiāng hé rì xià ]
释义: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出处: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清·宗山《词学集成序》:“词之为道,自李唐沿及两宋,滥觞厥制,渐至纷纭歧出,有江河日下之慨。”
16、渐至佳境 [ jiàn zhì jiā jìng ]
释义: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同“渐入佳境”。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17、马牛其风 [ mǎ niú qí fēng ]
释义: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出处:《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
18、耐人寻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
释义: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19、山珍海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释义: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20、涉笔成趣 [ shè bǐ chéng qù ]
释义: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21、山节藻棁 [ shān jié zǎo lì ]
释义: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22、神工意匠 [ shén gōng yì jiàng ]
释义: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赵朴初《平等院》诗:“岂只是象教庄严继盛唐?更别有神工意匠。”
23、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释义: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24、小题大作 [ xiǎo tí dà zuò ]
释义: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25、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26、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释义: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27、一日千里 [ yī rì qiān lǐ ]
释义: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28、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释义: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出处: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29、跃然纸上 [ yuè rán zhǐ shàng ]
释义: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形容小朋友画画的成语(68个)
••阅读 498
形容小朋友画画的词语(8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小朋友玩耍的成语
欢蹦乱跳,快快活活,乐不可支,乐不可言,乐而忘返,乐而忘归
形容小朋友多的成语
人丁兴旺,子孙后代
形容调皮小朋友的成语
翻天覆地,龙腾虎跃,弄鬼掉猴,生气勃勃,生龙活虎,踢天弄井,有所作为,不干不净
形容小朋友嬉戏玩耍的成语
欢呼雀跃,活蹦乱跳,两小无猜,亲密无间,青梅竹马,手舞足蹈,天真无邪
形容小朋友说话的成语
喃喃自语,呀呀学语,牙牙学语,咿咿呀呀
形容小朋友的两字成语
天真烂漫
形容小朋友笑声的成语
交头接耳,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满面含春,喜容可掬,喜笑颜开,喜眉笑眼,喜逐颜开,笑容满面,笑逐颜开,语笑喧哗,语笑喧阗,笑容可掬
形容小朋友的成语两个字
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