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毁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2、膘肥体壮 [ biāo féi tǐ zhuàng ]
释义: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出处:碧野《天山景物记》:“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
3、岛瘦郊寒 [ dǎo shòu jiāo hán ]
释义:岛、郊:指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贾岛、孟郊的诗中多凄苦哀婉之词,故以此指他们的诗歌和风格。亦形容与贾孟相类似诗文的风格与意
出处:宋·朱熹《次韵谢刘仲行惠笋》:“君诗高处古无师,岛瘦郊寒讵足差。”
4、肥冬瘦年 [ féi dōng shòu nián ]
释义: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5、风姿绰约 [ fēng zī chuō yué ]
释义: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出处: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往不远处一张餐桌上看,果然有个风姿绰约的女子独坐桌旁摆着筷子等菜。”
6、肤如凝脂 [ fū rú níng zhī ]
释义: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7、各有所长 [ gè yǒu suǒ chéng ]
释义: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出处:《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8、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9、胡肥锺瘦 [ hú féi zhōng shòu ]
释义: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10、鸡骨支床 [ jī gǔ zhī chuáng ]
释义: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11、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释义: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12、郊寒岛瘦 [ jiāo hán dǎo shòu ]
释义: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出处: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13、鸠形鹄面 [ jiū xíng hú miàn ]
释义: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14、绿肥红瘦 [ lǜ féi hóng shòu ]
释义: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5、脸黄肌瘦 [ liǎn huáng jī shòu ]
释义: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出处: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16、螓首蛾眉 [ qín shǒu ér méi ]
释义: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7、容光焕发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释义: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18、弱不禁风 [ ruò bù jìn fēng ]
释义: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19、弱不胜衣 [ ruò bù shèng yī ]
释义: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出处:《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20、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21、神情恍惚 [ shén qíng huǎng hū ]
释义: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出处:《魏书·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22、瘦骨嶙嶙 [ shòu gǔ lín lín ]
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23、瘦骨嶙峋 [ shòu gǔ lí xún ]
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24、瘦骨伶仃 [ shòu gǔ líng dīng ]
释义: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
25、瘦骨如柴 [ shòu gǔ rú chái ]
释义:十分削瘦的样子。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逾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26、瘦骨梭棱 [ shòu gǔ léng léng ]
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盐。”
27、瘦羊博士 [ shòu yáng bó shì ]
释义: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出处:《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28、香消玉减 [ xiāng xiāo yù jiǎn ]
释义: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29、形销骨立 [ xíng xiāo gǔ lì ]
释义: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出处:《南史·梁本纪》:“帝形容本壮,及至都,销毁骨立。”
30、兄肥弟瘦 [ xiōng féi dì shòu ]
释义: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出处:《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形容人特别瘦的四字成语(70个)
••阅读 4424
形容人特别瘦的四字词语(3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脚步声很轻的四字成语大全
步履如飞,步履维艰,步履蹒跚,大摇大摆,大步流星,跌跌撞撞,婀娜多姿,鹅行鸭步,非同小可,飞针走线,风驰电掣,高视阔步,光明正大,鬼鬼祟祟,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凌波微步,炉火纯青,默默无闻,捏手捏脚,蹑手蹑脚,悄无人声,悄无声息,轻手轻脚,…
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
轻而易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左萦右拂
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
赤胆忠心,大公无私,捐躯殉国,克己奉公,死得其所,为国捐躯,以身殉职,以身殉国,高风亮节,重于泰山
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明事理,穿云裂石,寂然无声,惊天动地,千千万万,人声鼎沸,身临其境,事半功倍,天震地骇,呜呼哀哉,响彻云表,响彻云际,响彻云霄,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哀天叫地,畅叫扬疾,大仁大义,大包大揽,大吃大喝,大吉大利,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大呼小叫,大哄大嗡,大吹大打,大喊大叫,大喊大吼,大富大贵,大开大合,大彻大悟,大恩大德,大慈大悲,大摇大摆,大是大非,大智大勇,大本大宗,大模大样,大澈大悟,…
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
苍翠欲滴,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绿草如茵,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银装素裹,郁郁葱葱,洁白无瑕
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
不明事理,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声如洪钟,抑扬顿挫,振聋发聩,字正腔圆
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
欢喜冤家,奸夫淫妇,狼狈为奸,露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