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碍口识羞 [ ài kǒu shí xiū ]
释义: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2、词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释义: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3、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释义: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4、沉毅寡言 [ chén yì guǎ yán ]
释义: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5、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释义: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6、出人意料 [ chū rén yì liào ]
释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处:《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7、点手划脚 [ diǎn shǒu jí jiǎo ]
释义: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8、九鼎不足为重 [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
释义: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9、口吐珠玑 [ kǒu tǔ zhū jī ]
释义: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10、绵言细语 [ mián yán xì yǔ ]
释义: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1、目目相觑 [ mù mù xiāng qù ]
释义: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同“面面相觑”。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
12、七搭八搭 [ qī cháng bā dā ]
释义: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纠缠;乱搭腔。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老爷今天七搭八搭,不知道说些什么。”
13、遣言措意 [ qiǎn yán cuò yì ]
释义: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14、途途是道 [ tú tú shì dào ]
释义: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聂绀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15、文不对题 [ wén bù duì tí ]
释义: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名人和名言》:“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的。”
16、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释义: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17、言简意该 [ yán jiǎn yì gāi ]
释义: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同“言简意赅”。
出处: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18、言若悬河 [ yán ruò xuán hé ]
释义: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出处:《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19、言之有序 [ yán zhī yǒu xù ]
释义: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出处:《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20、意料之外 [ yì liào zhī wài ]
释义:没有想到的。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21、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释义: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22、加油加醋 [ jiā yóu jiā cù ]
释义: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赵树理《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
23、井然有条 [ jǐng rán yǒu tiáo ]
释义: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24、明白了当 [ míng bái liǎo dàng ]
释义: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25、滔滔汩汩 [ tāo tāo gǔ gǔ ]
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说了许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词人,甚么词客,滔滔汩汩,数个不了。”
26、轻描淡写 [ qīng miáo dàn xiě ]
释义: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着急。”
27、适如其分 [ shì rú qí fèn ]
释义:犹言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28、言颠语倒 [ yán diān yǔ dǎo ]
释义: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30、大吃一惊 [ dà chī yī jīng ]
释义: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没有料到形容意外的成语(31个)
••阅读 1640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成语大全
包罗万象,不同流俗,不学无术,不恶而严,不明事理,不欺暗室,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识之无,不辨菽麦,不通文墨,才疏学浅,赤子之心,赐墙及肩,粗通文墨,大有可为,德厚流光,噩噩浑浑,放眼世界,高山景行,高情远致,孤陋寡闻,管窥筐举,海阔天空,…
没有月子的形容月亮的成语大全
残冬腊月,风花雪月,花天酒地,花前月下,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诗词歌赋,死生荣辱,一片漆黑
形容没有空余时间的成语大全
不可开交,不遑暇食,匆匆忙忙,卒卒鲜暇,东奔西走,席不暇温,席不暇暖
形容有虚的权利没有实权的成语大全
大权旁落,光杆司令,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没有一点儿破绽的成语大全
白璧无瑕,不可分割,滴水不漏,点水不漏,浑然一体,精美绝伦,十全十美,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完美无瑕,无懈可击,无缝天衣,严丝合缝,止于至善,尽善尽美,自圆其说
形容帮的忙没有一点用的成语大全
爱莫能助,不厌其烦,不知不觉,大地回春,东西南北,繁花似锦,各种各样,家家户户,桀骜不驯,力不从心,力所能及,绿草如茵,忙忙碌碌,没日没夜,翩翩起舞,全神贯注,人情世故,事过境迁,微不足道,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无力,自由…
形容没有其他用意的成语大全
百思不得其解,不得而知,不甚了了,不知所以,不知就里,大惑不解,茫然不解,莫名其妙,如堕烟海,无精打采,心中无数,一问三不知,百思不解,不堪设想,不得要领,雾里看花,一窍不通,不明所以
形容家没有了的成语大全
不三不四,不着边际,不顾一切,残缺不全,存荣没哀,槁项没齿,荒无人烟,击排冒没,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没三没四,没上没下,没世不渝,没头官司,没世穷年,没嘴葫芦,没大没小,没头苍蝇,没撩没乱,没查没利,没眉没眼,没法没天,没毛大虫,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