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面见光 [ bā miàn jiàn guāng ]
释义: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2、八面圆通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释义: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八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3、成算在心 [ chéng suàn zài xīn ]
释义: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
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4、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释义: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5、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6、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7、俯仰唯唯 [ fǔ yǎng wéi wéi ]
释义: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8、告朔饩羊 [ gù shuò xì yáng ]
释义: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出处:《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9、急脉缓灸 [ jí mài huǎn jiù ]
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10、尽态极妍 [ jìn tài jí yán ]
释义: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而望幸焉。”
11、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释义: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2、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3、聊以塞责 [ liáo yǐ sè zé ]
释义: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出处:《宋史纪事本末》卷八二:“又有泛论君德、时事,皆取其陈熟缓慢、略无撄拂者言之。或问之,则愧谢曰:‘聊以塞责耳。’”
14、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5、目不暇给 [ mù bù xiá jǐ ]
释义: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物,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
16、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17、疲于奔命 [ pí yú bēn mìng ]
释义: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处:《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18、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19、手忙脚乱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释义: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20、抑扬顿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释义: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处: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23、早出晚归 [ zǎo chū wǎn guī ]
释义: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25、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释义: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26、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27、事出意外 [ shì chū yì wài ]
释义: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28、罢于奔命 [ pí yú bēn mìng ]
释义: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形容应付公事成语(29个)
••阅读 418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应付不过来的四字成语
东奔西走,顾此失彼,疾雷不及掩耳,十年不制衣,应接不暇,支左屈右,捉襟见肘,左支右绌,席不暇暖
形容说话应付的成语
八面受敌,八面圆通,八面见光,半心半意,不慌不忙,不暇应接,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不遑启处,成算在心,从容应对,措手不及,俯仰唯唯,敷衍塞责,敷衍了事,告朔饩羊,急脉缓灸,居安思危,口齿伶俐,聊以塞责,马马虎虎,罢于奔命,事出意外,抑扬顿挫,…
形容应付意思的成语
八面受敌,八面圆通,八面见光,半心半意,不慌不忙,不暇应接,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不遑启处,成算在心,从容应对,措手不及,俯仰唯唯,敷衍塞责,敷衍了事,告朔饩羊,急脉缓灸,居安思危,口齿伶俐,聊以塞责,马马虎虎,罢于奔命,事出意外,抑扬顿挫,…
形容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的成语
不可胜计,不暇应接,不计其数,成千成万,堆积如山,多如牛毛,欢聚一堂,目不暇接,山清水秀,手忙脚乱,应付自如,应接不暇,拔苗助长,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形容人或事物太多应付不过来的成语
不暇应接,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应付自如,应接不暇
形容应付回答的成语
八面受敌,八面圆通,八面见光,半心半意,不慌不忙,不暇应接,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不遑启处,成算在心,从容应对,措手不及,俯仰唯唯,敷衍塞责,敷衍了事,告朔饩羊,急脉缓灸,居安思危,口齿伶俐,聊以塞责,马马虎虎,罢于奔命,事出意外,抑扬顿挫,…
形容工作一般应付的成语
八面受敌,八面圆通,八面见光,半心半意,不慌不忙,不暇应接,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不遑启处,成算在心,从容应对,措手不及,俯仰唯唯,敷衍塞责,敷衍了事,告朔饩羊,急脉缓灸,居安思危,口齿伶俐,聊以塞责,马马虎虎,罢于奔命,事出意外,抑扬顿挫,…
形容马虎应付的成语
碧血丹心,才高八斗,草率从事,草率收兵,草草收兵,草率将事,草草了事,草间求活,乘风破浪,聪明伶俐,聪明才智,粗制滥造,粗心大意,丢三忘四,丢三拉四,风雨同舟,敷衍了事,敷衍搪塞,浩气长存,厚德载物,狐假虎威,怀瑾握瑜,蕙心纨质,急急忙忙,…